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8版:流行阵线

众里寻他千百度

胡文彬

孙温《全本红楼梦》

《清代<红楼梦>绘画研究》,是轩宗武继《<红楼梦>与明清美学》《<红楼梦>人物画传》等之后推出的又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学术专著。看到这部新著的全部书稿,真是令人惊喜。

宗武以“引君入梦”的形式,让我们这些“画外人”学习这门新功课,进而深刻地去理解《红楼梦》绘画的艺术真谛,加深自己对《红楼梦》的认识和理解,走进清代《红楼梦》绘画这个充满神秘而又繁花似锦的艺术世界。

记得前人有云:《红楼梦》是一部充满“诗情画意”的经典小说!然而作为《红楼梦》的一个读者,仅仅关注小说中奇幻动人的“故事”或活灵活现的人物悲喜命运,以及那“树倒猢狲散”“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悲情结局,显然是不够的——辜负了曹雪芹的伟大用心——他把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的音容笑貌、每一个故事的跌宕起伏,写得动人心弦,读者不仅读到悲喜的文字,还有一幅幅“画儿”!于此,读者在“诗情”的背后看到了“画意”——即那背后的人生——让人们听到了“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呐喊。

《红楼梦》中有楚楚动人的“肖像”,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恢弘长卷……《红楼画》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感动亿万读者。读《清代<红楼梦>绘画研究》,我反复咀嚼,细细品尝“其中味”!本书对历代《红楼梦》绘画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从艺术角度对程甲本、程乙本“绣像”、对《红楼梦》绘画在中国艺术史上的贡献与不足作出了独到而又中肯的评价。“以清代红楼绘画研究为契机,溯源到中国人物画、仕女画史,并对历代仕女画艺术特色与清代仕女画承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定位。”特别令我惊异的是,在研究清代红楼画的同时,将中国绘画的材料、技法及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也作了普及性的介绍。毫无疑问,此举加深了读者对中国“绘画”形成与技巧的全面认识。这种具有普及性的研究,无疑有益于广大读者对中国绘画历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引君入梦”之后,又将读者引进了“梦世界”!卷三用了53页的篇幅重彩浓墨地向读者展示了清代的“红楼画”全貌——以程甲乙本的“绣像”作为“源头”,并将清嘉庆以降的“红楼画”一一陈列出来,向广大读者展示其恢弘气象。在这里,作者充当了观展的“导引”或可称为“讲解员”,为我们讲解了每一幅画的作者生平及绘画精彩之处与其传承过程,令读者既看其画又想见其作者的风采——享受了“梦里梦外红楼情”的感动。

承接“卷三”,又推出了长卷“清代红楼绘画对当代的影响”(即第四卷)奉献给“红楼画”的读者。

“入迷出悟”是每一个厉心学问的学人苦苦追求的目标。本书“后记”中写道:“本书初稿完成于2009年春,后来又多次修改补充,特别经我的老师英若识审读后,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我在近十多年间收集了许多《红楼梦》绘画和多种版本的插图,其间又有新发现的两位红楼画家舒位和冯琪及其作品并以清代史料为依据,结合历代画史画论,考证评价这些绘画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归根到底,是让我们能进一步认识和欣赏《红楼梦》自身的文化魅力,感知和领略《红楼梦》的文化传播和研究。这就是撰写本书的初衷……”

将其“后记”中这段吐露“心声”的文字引述于此,目的是想向每一位钟情于《红楼梦》又关注《清代<红楼梦>绘画研究》的读者表达我对这种“十年辛苦不寻常”治学精神的赞扬。我在自己治学的“跋涉”中深切体会到一个“行者”所付出的艰辛——他们不仅要有坚定不移的“坐功”,而且还必须具备站起来登高攀险的锐利目光和一颗永不褪色的赤子之心。

恭录王国维先生的“治学”三境与大家共勉: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