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文化

浸染那片热土的红色记忆

李宏

行走在临江这片红色热土之上,深深地感受到陈云旧居、“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龙头山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八里沟子红色旅游体验线路等红色文化的浸润和教育。

翻开中国革命史,临江在东北抗联、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由中共临江市委党校张汝民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临江记忆(1927—1947)》,深切回顾了那段发生在临江的苦难辉煌的历史,深情讲述了那些尘封在临江的血雨腥风的往事。全书由拒日设领、江畔烽火、冰雪战场、革命烈士在临江、亲历者的回顾、临江大事记等6个篇章组成,以丰富翔实的史料为写作基础,以记叙写实的方式为创作手段,着重讲述了临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而顽强斗争的英勇事迹,呈现了浴血丛林、江畔烽火、四保临江等保家卫国斗争的生动故事,歌颂了杨靖宇、王德泰、曹国安、杜光华等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和高尚精神。

张汝民长期在临江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中心执教,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独特的文化视角和精到的写作技法。他把史学题材的严肃性和红色故事的生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传承红色革命文化这条主线把发生在临江大地上的英雄故事串连起来、讲述出来,既尊重史实又生动形象,既有宏大叙事也有具体细节,既感染人教育人还鼓舞人激励人,短则三五百字、长则千字左右的故事,使读者在阅读中知史、在知史中明理、在明理中励志。

在“拒日设领”这一篇章中,作者着重讲述了“设领由来”“谋取宅地”“有这样的志士”“一场比拼”“无耻纠缠”“声援逐浪”和“历史的叮嘱”等多个故事,着墨不多,书写朴实,以独特的视角再现了1925年11月日本外务省单方面决定在临江设立领事分馆到1929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撤销临江领事分馆期间,英勇的临江人民坚持不懈地斗争取得了最后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临江是东北抗联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主战场之一。抗联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在临江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曲壮怀激烈的英雄赞歌,为民族独立建立了不朽功勋。作者在整理书写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打破常规写作方法,拣选了一些有地理特征、有时间节点、有转折意义的战斗故事去讲述和呈现,起到了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以简述繁的作用。作者以“城墙砬子会议”为题讲述了杨靖宇的抗日故事。1934年2月在城墙砬子集结了17支抗日队伍共4000多人,杨靖宇主持召开独立师和17支抗日队伍首领参加的联席会议,起草了《东北抗日军总指挥部成立宣言》,从此以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成立为标志的东边道武装反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在“江畔烽火”章节里,生动描述了抗联战士的艰苦岁月和战斗精神,写道“没有鞋穿,就用麻袋片或破布包起来在雪地上行军,常常是空腹与敌军搏斗。加上长白山天寒地冻,不少战士都冻掉了手指和脚趾。”

解放战争时期,“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是东北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转折点。该书以“冰雪战场”为主题,以写实手法讲述了“一保临江南北东西大纵深”“二保临江各路捷报”“三保临江拼死鏖战”“四保临江先发制敌”四次战役的战斗历程和辉煌战绩,生动诠释了以“不畏牺牲、无私奉献、勇于担当”为内涵的四保临江精神。

关于“四保临江”战役的细节描述,作者没有凭想象去写作,而是以“亲历者的回顾”为转述,节选了彭嘉庆、莫文骅、曾克林和唐凯将军等革命先烈参加“四保临江”战役的回忆录,将那段战争往事还原般地呈现给读者,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必须备加珍爱。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