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16版:三农

科技赋能粮满仓

本报记者 王伟

又“稻”一年丰收时,吉林市龙潭区江密峰镇唐房村水稻也迎来收获季。在吉林省三农吉讯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稻种植试验基地内,一路之隔的水稻田出现了明显的差别。一边水稻长势良好,稻穗籽粒饱满,色泽金黄,植株高;另一边水稻籽粒略显干瘪,植株略矮小,视觉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60岁的水稻种植户薛万荣站在田埂上,摘下一束稻穗,再用指尖掐了掐稻谷,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你看我这水稻长势明显比别人家的好,科学种田真是不服不行,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谈起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尝到甜头的老薛逢人就夸。

三年前,吉林市农技推广中心与吉林省三农吉讯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唐房村建立270亩水稻种植试验基地,进行光粒子技术在黑土地保护方面的应用试验。

可别小看这一技术,它是把具有光粒子技术的土壤放到农用水处理设备里,灌溉农田使用。经过处理后的水分解成单一分子水,突破细胞壁水通道,提高作物对水和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和利用。

“使用光粒子技术种植的水稻实现连年增产,每公顷增产13%到17%。”吉林省三农吉讯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驻吉林市专家组成员杨立善对记者说。经过三年的跟踪测产,光粒子技术在农业生产实际应用方面得到鉴证。对于保护黑土地,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省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提供新技术、新模式、新思路。

目前,光粒子技术已经在吉林市、梨树县、农安县进行应用试验,效果显著。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