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在稻田里播洒梦想

——记公主岭稻渔科技小院首席专家王秋举

本报记者 李开宇

吉林,白山松水黑土地。在这片黑土地上养蟹养虾,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但是在公主岭稻渔科技小院里,吉林农业大学王秋举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却将这种不可能变为了现实。

王秋举的梦想缘起于2016年,吉林农业大学为了培养青年教师,刚刚博士毕业31岁的王秋举被派往上海海洋大学进修,她的研究方向是虾蟹动物养殖学。

“南方的河蟹个头大,普遍能达到2两以上,卖几十元一只,而吉林省的河蟹普遍重约一两,一斤仅卖十几元。”回来后,王秋举不断思考,该如何让吉林人吃上本地养殖的新鲜河蟹和小龙虾?如何让吉林人依靠养虾蟹致富?经过多方调研试验,王秋举认定,采取稻渔综合种养的模式是最好的办法。不仅能提高大米的价格,水产品有收益,还会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2018年,经学校批准,王秋举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并同丈夫吴旻一起带着他们的研究生来到了公主岭市南崴子镇南崴子村,依托南崴子村蓝谷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驻扎在了村里。一个小院,几间农房,白天王秋举和学生们跟普通的农民一样,穿上雨靴,裤腿上裹着泥水,在稻田里干活,晚上就住在简易的集装箱里,不管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简陋,在王秋举心中“保护吉林黑土地,养出大虾大蟹”的梦想从未动摇过。

“刚开始王老师来的时候我寻思就是走个流程,摆个形式,他们都是研究生,有的学生都没在农村生活过,哪能住惯,没想到他们这一待就是四年。”合作社负责人赵春雨说。

2021年,在省科协和省农业农村厅的牵头下,吉林农业大学成立了公主岭稻渔科技小院,就设在王秋举的驻地,而王秋举也成为科技小院的首席专家。

原始的稻田养蟹,农民养殖模式相对粗放,缺乏放养密度、苗种质量等判定标准。为了能摸索出一套适宜当地的放养技术,为养殖户提供准确的参数,帮助他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每年的4月末5月初水稻插秧前,王秋举团队就会来到科技小院,一住就是大半年,直到10月中旬才返校。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稻田地里摸爬滚打,最终创新研究出一套具有吉林省特色的“双边沟+分箱式插秧”稻田养殖虾蟹模式。这种模式是在传统四面环沟的基础上,改为对侧边沟,在节省了一定的水稻种植面积的同时,也使得虾蟹饲料投喂区域相对集中,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该模式不仅在应用中获得认可,还在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大赛中获特等奖。截至目前,通过这种方式,合作社种植水稻110公顷,每公顷可产水稻1.8万斤。养殖的河蟹(成蟹)可以达到每只一两七到二两之间,市价可售30元,产值增加了一倍。种稻养虾蟹,增产又增收,吸引了当地近50户村民加入。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不仅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更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蟹能清除稻田中的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以肥田,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田环境又为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提高了水稻成穗率和虾蟹等对饲料的利用率,在丰富稻田副产品的同时,进一步夯实粮食产能基础,提升稻谷品质。

自从来到南崴子村,王秋举不仅把稻田变成了学生们的课堂,更把家也带了过来。如今,她的两个孩子就生活在村子里,跟村里的孩子上着同样的幼儿园。“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稻田养殖的经济价值,但是具体怎么养殖还不清楚,我和我爱人都是农村孩子,学的又是和农业生产有关系的专业,我们这几年就是在摸索适合吉林稻田养殖的品种、技术、饵料,想为农民稻田养殖增收做点事。”

近两年,经过不懈努力,王秋举带领团队成功摸索出克氏原螯虾(小龙虾)黑头苗的中间培育技术,还针对专门适合稻田环境的河蟹商品饵料进行研究,成功摸索出适合于稻田蟹的最佳蛋白质、脂肪和蛋氨酸水平。今年,团队又首次把长江蟹、红螯螯虾引入我省进行稻田养殖,目前实验效果良好,为全省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几年来,王秋举和团队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稻田里,在实践中提升科研能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发表SCI论文10篇,获批专利1项,申请地方标准2项,并获得多项科研奖励,帮助依托单位公主岭市蓝谷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3个,小院产品获全国渔米比赛金奖、银奖和绿色生态奖3项。作为吉林省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成员,王秋举从没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几年来,她带领学生举办几十场虾蟹科普知识、养殖技术宣讲等社会活动,对全省稻渔综合种养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养殖户在养殖技术方面也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近日,中国农技协评选出28个中国农技协“最美科技小院”,王秋举团队的公主岭稻渔科技小院名列其中。“对我们团队来说这是荣誉也是责任,作为一名高校科研工作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科技创新是我的职责和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让我更坚定梦想。11月8日省委书记景俊海到省科协调研召开座谈会并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时,提出支持科技工作者投身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更让我对未来的科研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我将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努力做到科研的前瞻性、持续性,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