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乐 本报记者 金泽文
三部增雨火箭架旁,身着迷彩作业服的选手们一丝不苟地布设人工增雨作业场地、连线、测试、上弹、请令……动作连贯、一气呵成。11月1日,白山市总工会与市气象局联合举办了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大赛,这也是我省气象部门首次开展的人影作业技术竞赛。
森林覆盖率高达84.5%的白山市,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大赛,不仅能够锻炼作业队伍实战水平,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也能有效提升全市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保护森林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来自各县(市、区)气象局、市气象站等6个单位18名选手参赛,抽签决定各自考试顺序。比赛包含笔试和现场操作两个科目。笔试内容将党建业务知识融入其中,现场操作为模拟一次人工增雨火箭作业全过程。
“进出考场都有监考陪着,和高考一样严格、正规。”现场操作刚结束,参赛队员刘秉权颇有感触。为避免疏漏,考场设立了裁判培训室、阅卷室、笔试考场、实操备考室、实操休息室。参加笔试与现场操作的选手不碰面、不交叉。
“现在准备发卷,请检查试卷档案是否密封。”笔试考场内,充盈着沙沙的答题声和翻页声,选手们全神贯注答题。
室外考场却是另一番景象,此时室外温度仅为零上5℃,西北风劲吹。现场布设警戒线、连线并测试、调整仰角,上弹准备、检查,请令、发射、处理故障弹、回收设备等,现场操作共分7大步42小步,选手们尽力做到一气呵成、不出纰漏,努力在规定时间里完成比赛。选手中有20余年工龄的老职工,也有刚踏入工作岗位仅两个月的新兵。赛场上,选手们展示出各自实操技能和水平,也在比赛中收获经验,看到了与优秀选手的差距。
经过一天激烈紧张角逐,最终江源区气象局代表队拔得头筹,获得团体一等奖。江源区气象局的李佳奇被授予个人全能一等奖,被市气象局授予“白山市气象部门岗位技术标兵”,同时纳入了“白山工匠人才库”。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白山气象人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加快实施“一山两江”品牌战略、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中的生态保护和修复作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在全面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征程中贡献气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