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区域传真·梅河口

破难而进稳大盘

——梅河口市前三季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邢良玉 本报记者 隋二龙 郭树仁 实习生 王耀辉

海龙湖畔丰收季农产品大集。 (资料图片)

直播带货。

农产品冷链物流园正在进行外网铺设、路面平整和窗户安装。

郝四姐五谷杂粮煎饼,舌尖上的美味。

梅河口市四环制药包装车间。

牛心顶肉牛养殖场。

皓月肉牛产业园冬日加紧施工。

项目建设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电商产业园外景。

冬日的梅城,塔吊林立,机声隆隆,到处舒展着振兴发展的靓丽画卷。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梅河口市已融入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脉管”,汇聚出强大的动能。

年初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梅河口市上下深入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精神,聚焦全省“止跌、回升、增长”目标,狠抓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实,组织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全市经济运行态势明显好于预期。前三季度,GDP增长3.4%,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位列全省市州第2位。

多点支撑

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布局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梅河口市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即发展市场主体1万户,培育庭院经济示范户1万户;新建暖棚1000亩、冷棚1000亩;新增品牌鸡养殖100万只、生猪养殖100万头;种植露地蔬菜面积10万亩、养殖肉牛10万头。全市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规模大幅扩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共163.5万亩,其中旱田121.2万亩,今年有10.8万亩种植了蔬菜,占比达到8.9%,种植面积在全省领先,已经初步实现了从种植“铁杆”玉米到经济作物的转变。

过去都是一家一户种粮种菜,今年农民通过每村党支部创办的集体农场,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由过去的小规模变成了大群体,大部分村都完成了100亩蔬菜工程和100头牛工程的“双百”工程。

按照全省“千万头肉牛”工程的部署,梅河口市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并为农户提供了贷款贴息、免费保险等政策。各乡镇发挥带头作用,引进了域外工商资本,由养殖大户负责饲养,全市养牛数量新增9700头。“十百千万”工程进展顺利,农业产业调整取得了新突破。前三季度,生猪出栏13.4万头,肉牛出栏2.6万头,羊出栏0.7万只,家禽出栏449.3万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5%。

11月10日,记者在梅河口市牛心顶镇陈家村集体养牛场看到,工人们正在装卸玉米饲料,大院内的90多头西门塔尔繁殖母牛正在悠闲地倒嚼。

据牛心顶镇党委副书记张放介绍,陈家村发展庭院养牛有78户共450头,其中规模养殖户2户,是远近闻名的肉牛繁养专业村。今年以来,陈家村养殖场采取“党支部+农户+企业”的经营模式,由村集体经营,聘请“土专家”负责肉牛喂养及管护。专人管理,牛粪即产即清,场地整洁、牛身干净无异味。今年5月,在市委统战部的大力推动下,将闲置的学校改建成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的陈家村肉牛养殖场,总投资305万元,改造牛舍1000平方米,新建160平方米干草储藏库、270平方米遮阳棚,可饲养肉牛300头。预计年底肉牛存栏100头以上,22户入股农户每户年分红不低于3000元。实现陈家村集体、入股农民、投资集团、千村示范村“多赢”的局面。

项目引领

构建工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今年,梅河口市坚持发展围绕项目建设干、服务围绕市场主体办、工作围绕解决问题转,聚力推进项目高质量发展。

年初以来,为加快复工复产步伐,梅河口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对重点企业开展复工复产指导督导工作的通知》,建立常态化调度机制,动态跟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疫情防控落实情况。成立复工复产工作专班,一户企业一套方案、一个难题一条政策、一项诉求一个办法,积极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各项措施落地落实落细。执行周调度、旬报告、月分析工作制度,完善工业运行调度服务体系。为企业办理保产保供车辆通行证近2000份,对接服务企业70户。

加强重点工业企业走访摸底,梳理企业融资需求。对19个工业产业链重点项目实行月调度制。重点落实工业项目服务秘书制,在强化项目调度跟踪、加快推进手续办理、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推进项目入统入库等方面深入开展服务工作,全面提升服务项目质量,推动5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竣工、快投产、快达效。

紧抓建设黄金期,加快推进惠升制药胰岛素二期、梅河特色食品产业园、上海申龙汽车等项目。积极谋划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园、医药健康配套产业园区、辽源矿业梅河口露天煤业二期项目。全市食品加工产业依托原材料优势,已经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食用酒精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树生果仁加工集散地、中国最大的肥肝生产地、吉林省优质大米生产加工集散地。为进一步补齐酒类链条,成功引进10万吨精酿啤酒、菊乃香清酒项目和梅河口泸源酒业有限公司2万吨白酒生产建设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梅河口市将成为全省第一个集白、啤、清三个酒种生产地区。

11月12日,今冬的初雪飘落在梅城大地上,气温骤降,但在梅河口农产品冷链及现代化智慧物流园区项目施工现场,200多名工人仍然热火朝天地奋战在工地,正在对厂区进行路面硬化、外网配套和园区内道铺设等工作。

“该项目从2021年6月开始施工,一期投资15亿元,目前主体已全部封闭,二次结构砌筑也全部完成,门窗安装已完成80%,内外墙抹灰、保温及屋面防水基本完成,预计明年7月末全部完工。”项目部负责人赵永安告诉记者。

据了解,总投资50亿元的梅河口市农产品冷链及现代化智慧物流园区项目,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建成后将成为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冷链及现代化智慧物流园区,项目投产达效后预计年运营总值达到百亿元,年加工储运冷链农产品30万吨。

促进消费

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今年,梅河口市开展了一系列节庆和消费活动,消费迎来井喷式增长。在积极引导商贸企业做好疫情保障的前提下,开展了“魅力梅城·汽车盛惠”“电子设备促销活动”“98消费节”等促销活动43场,投放促销资金5413.47万元;东北不夜城、海龙湖帐篷营地、知北村等旅游景点相继投入使用,不断吸引域外游客,促进批零住餐业企稳回升;开展农民夜市和农民大集,把海龙湖公园等最好的地点、最好的位置留给农村,市里为每个村配套运输车辆,将全市内容丰富、品种多样的农产品直接运输到市场销售,动员农户进城经营农产品买卖,为农民发放小面额促销券,鼓励消费,让农民既是经营者,又是消费者。

运用穿透式思维研究消费增量,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全市旅游热度居高不下,传化物流、汽车消费、酒类消费等拉动消费作用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9.5亿元,同比增长4.8%,高于全省12.9个百分点,位列全省市州第2位;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3亿元,增长13.2%,高于全省18.8个百分点,位列全省市州第1位。

在梅河口市农村农业局,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22日至10月7日,在海龙湖公园举办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吉林省梅河口市专场活动,全市近70家农特产品生产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展。19个乡镇48个展位以果蔬特产、坚果山珍、手工艺品、域内农业龙头企业深加工产品为主,主要有大米、土豆粉条、鲜食玉米、香菇、果酒、核桃油、宝山地瓜、干果等40余种农特产品,草编工艺品、打糕、辣白菜、玫瑰花饼、烤公鸡等30余种现场制作产品。

此次展销与梅河口市政府消费券活动挂钩,市民凭促销劵即可享受打折优惠政策。活动期间,每天吸引1万多名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购买,活动期间各乡镇销售总额598万元。

纾难解困

支持建筑业健康发展

“零距离”纾困解难,“心贴心”助企发展。

梅河口市主要领导深入企业调研和设立纾困服务热线,将企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逐条进行分解,形成《住建系统复工复产困难问题清单》及《服务热线转办单》。对影响开工复工的难点和堵点问题,不等不靠,及时有效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并安排专人负责销号管理工作。帮助企业与域外务工人员输出地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对接,做好直达式运输服务,实现“家门到车门,车门到现场”的精准流动,确保务工人员安全返岗。

解决企业融资信贷难题问题,为做好全市建筑业企业与银行对接服务工作。经协调建设、交通、华夏、工商、吉林银行五大金融机构组织开展建筑业企业复工复产融资对接活动。收集企业融资需求,加强银企精准对接。通过信贷产品及优惠政策,为项目开工复工获得资金支持创造有利条件。全省首家出台《建筑领域重点扶持企业优惠政策》《进一步培育和壮大建筑产业实施意见》扶持政策,全力支持企业开拓域外市场。支持全市建筑业企业采取联合体投标等方式参与市重点项目建设,建筑业产值实现54.3亿元,增长24%。

今年以来,梅河口市重点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大战略,吸引域外企业入梅,激励本地企业开拓域外市场,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行承诺制审批措施,为工程建设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提供了制度保障。

同时,梅河口市委、市政府还大力发展建筑业及其配套产业,在全省第一个制定出台了支持建筑业发展政策《梅河口市进一步培育和壮大建筑产业实施意见》,选派优秀人员为每个重点项目配置项目秘书,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服务。建立项目建设“穿透式”包保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项目专班制”。对项目建立服务台账,从手续办理、难题破解、沟通联络、政策争取等方面全过程跟踪服务。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梅河口市完成建筑业产值54.31亿元,同比去年43.8亿元,增长24%,增速全省排名第一。其中,本地建筑业完成产值39.91亿元,占比73.5%;域外带回产值14.4亿元,占比26.5%。梅河口市建筑业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比重连续三年提高,在2021年各地政府建筑业考评中获得94分,居全省第一。

优化服务

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年初以来,梅河口市开展服务业大调研活动,实施服务业20大工程,实行“五化”工作法,细化、量化服务业20大工程举措,列出时间表、路线图,有效地让各项工作有目标、有方向地进行,深入走访38家规上服务业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询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发展诉求和建议,完善企业问题帮扶策略。

筑巢引凤,产业聚集,助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关于印发梅河口市“四上”企业升规上限奖补方案的通知》政策,鼓励符合条件企业升规入统,梅河口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梅河口市爨街不夜城休闲旅游服务集聚区分别被评为电子商务产业类、休闲旅游服务类的吉林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5户荣获“吉林省优秀服务业企业”。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户,规上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参与GDP核算的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4.7%。

总投资3.2亿元的梅河口电商产业园,拥有电商大厦、双创大厦和孵化中心三个板块。其中,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特色农产品大数据中心、O2O展销体验中心、大学生电商创业孵化中心“四大公共服务中心”,形成了“一站式互联网+电商孵化”产业平台。

梅河口电商产业园以“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培育产业、合作共赢”为宗旨,以电商要素集聚为重点,集线上交易、线下展示、电商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创业孵化、培训教育于一体,在实时掌握、指导全市电商产业发展情况的同时,为入驻电商产业园区企业提供房租补贴、人才服务、税收减免、贴息贷款、免费培训、技术指导等八大扶持政策。

针对大学生、电商创业者、三农群体、贫困户等,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开展电商政策解读、电商基础知识、电商运营技能等电商培训。累计开展电商培训117期,开展孵化辅导服务140次,服务企业120余家,培训对象11696人次。

据梅河口电商产业园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招商管理部负责人栗娜介绍,今年1月至9月,梅河口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48.61亿元,同比增长3.29%,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1.16亿元,同比增长13.78%。

科技赋能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梅河口市立足于扩大有效投资,一手抓项目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加强调度管理,一手抓营商环境,创新政策措施、提升项目服务、加快项目落地,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

据统计,1月至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连续6个月实现增速正增长,呈现出多个亮点。截至11月初,全市今年新入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个数同比增长36.7%,新入库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3.5%;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农业投资领域越来越宽泛,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养殖业、休闲乡村旅游、乡村民宿等一些新产业、新业态,投资趋势比较明显。

记者在梅河口肉牛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项目工地看到,这里正与寒冬“赛跑”,一派紧张忙碌景象。

梅河口田园农牧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文涛介绍,梅河口肉牛产业园项目是我省千万头肉牛工程的标杆项目,也是目前梅河新区最大的农业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32亿元,总占地面积2925亩,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肉牛产品深加工区、肉牛养殖基地、活畜物流交易基地三个板块,包括年屠宰20万头的屠宰车间,年生产10万吨肉牛制品车间和仓储、物流及研发基地。今年,全力推进肉牛产品深加工区板块建设,预计明年完工;明年将启动肉牛养殖基地、活畜物流交易板块建设,预计2024年完工,届时项目全部建成。园区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知名、产业链齐全、国内国际技术领先的肉牛产业园区。

“项目今年5月2日启动征地拆迁,7月18日开工建设。3个月以来,先后克服了连雨天气、征地拆迁、前期资金短缺、土方回填量巨大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力推进项目建设。800多名工人24小时轮班昼夜不停、争分夺秒抢工期。目前,屠宰车间主体已完成88%,食品加工车间主体已完成91%,饲料车间主体已完成85%,完成了土方近100万立方米回填量和2000多米长的永久围挡建设,完成了场区所有临建设施2万平方米,11月中旬10栋楼将全部封顶。预计明年9月,3个车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说起项目建设情况,董文涛如数家珍。

本版摄影:梅河口市融媒体中心 赵冬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