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雅静)今年以来,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中韩示范区”)不断探寻执法监督新路径,持续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架起一座政企“连心桥”。
中韩示范区按照“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的原则,持续推进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改革任务落实,实现行政检查全要素全过程有效监管。制定《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工作实施范围、实施步骤及牵头单位,细化任务分工,落实主体责任。通过“执法报备,手机亮证,扫码迎检,事后评价”监督管理模式,对执法人员建立约束机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截至目前,已纳入改革的部门12个,认领事项468项,录入执法人员78人,基本实现“行政检查机构全覆盖、人员全覆盖、事项全覆盖”。
助企纾困不只是“救急”,更着眼于长远,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中韩示范区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活动,积极管控安全风险、堵塞监管漏洞、规范法治秩序。在强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坚持严防、严查、严管。今年以来,为降低疫情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中韩示范区应急局以“协企抗疫防疫,帮企纾困解难,助企复工复产”为主题开展服务企业活动,采取“点对点”方式逐一为企业下发安全生产提示函,做到“一企一策(函)”,在实地检查中指导企业开展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相关工作,推动企业自觉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目前,辖区企业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93.4%。
中韩示范区积极开展营商环境监督员队伍及监测点建设,目前已聘任营商环境监督员20名,设立监测点8个。组织召开营商环境监督员专题培训云会议,开展《吉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贯工作,以提高营商环境监督员履职能力;组织召开营商环境监督员座谈会,积极听取监督员的意见建议,畅通企情民意;组织监督员调研走访政务大厅,主动上门“找茬”,推进政务服务水平提升。持续畅通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渠道,通过“助企直通车”秒回机制,妥善转办并解决各类问题8件,受到企业一致好评。
中韩示范区纪检监察工委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督查问责组,聚焦营商环境中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立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职责,紧扣行政权力运行轨迹,将国家和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涉企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发展等列为政治监督、日常监督、查办案件的重要内容,促进行政执法部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