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高洪波 记者刘姗姗)吉林石化化肥厂持续深化挖潜增效,向节水要效益,通过实施“水场达标、优化生产、技术改造”三项措施,节水效果明显,截至11月份,共计节水61万吨,并荣获“吉林省节水型企业”称号。
“化肥厂建有一套设计取水量为2万立方米/小时的净水场,承担着公司西部化工装置工业用水的供给任务,是名副其实的‘用水大户’,具有用户多、水量大、管线长、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也存在‘跑冒滴漏’、用水不合理、部分冷凝液回收不到位等现象,在节水方面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吉林石化化肥厂党委书记、厂长说。
据悉,该厂共有6座循环水场,分别为合成氨、丁辛醇等生产装置提供循环冷却水,运行将近20年,系统基础设施相对老旧,还存在水中杂质进入换热设备、物料泄漏影响水质等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该厂开展“循环水场达标攻关”活动,对循环水场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排查,制定攻关措施,实施强化循环水场基础工作管理、开展换热器查漏、加强水质管理、消除系统直排等一系列措施,达标攻关取得预期效果,6套循环水场浓缩倍数均达到5以上,实现了循环水零排放,同比节水近9万吨。
坚持“技术立企,追求卓越”,化肥厂加大技术改造工作力度,通过提升装备技术水平实现挖潜增效。针对蒸汽利用存在高质低用、用蒸汽采暖、生产装置内部蒸汽凝液直排等浪费能源问题,该厂实施了西部蒸汽与凝液优化和441循环水场节能节水改造项目,目前,优化改造各项目运行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