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印发《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强调,培养践行绿色低碳理念、适应绿色低碳社会、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新一代青少年,对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教育教学、融入校园建设作出部署,要求“把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纳入高等学校思政工作体系”“实现高校后勤领域能源管理的智能化与动态化”。这给大学后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给后勤领域更好融入学校“三全育人”工作提供了新契机。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要牢牢把握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和更有力的行动自觉扛起立德树人使命,融入“三全育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后勤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科研活动和师生在校学习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阵地。实现育人无时不有和育人无处不在,后勤领域不能缺位。我们要按照总书记“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的要求,让广大后勤员工自觉意识到自己是“三全育人”的重要参与者,把“不上讲台的教师”作为自我身份认知,把厚植育人情怀、为立德树人服务作为工作的价值追求,切实发挥学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建后勤服务系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挖掘育人资源,丰富育人素材,不断创新后勤服务育人方式。《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既要注重学校节能技术改造、能源管理,也要注重校园软环境的创设,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服务育人是隐性育人,必须善于把有形的服务化成无形的育人,从后勤服务的供给侧深度挖掘探索,寻找切实有效的服务育人途径与载体。如在积极建设绿色学校工作中,应持续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通过宣传、教育、引导,营造节约型校园浓厚氛围。一是将践行绿色低碳作为教育活动重要内容。激励和引导大学生身体力行做到节水、节电、节粮和节能降耗,养成随手关灯、闭水良好习惯,开展“反对舌尖上的浪费”“让泔水桶成功瘦身”等活动,强化垃圾分类、爱护花草树木从我做起等意识。二是完善校园能源管理工作体系。加大对学校水、电、气等能源指标的控制和管理,加大技术改造工作力度,降低运行成本,加快推动学校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学校建设领域的规模化应用。鼓励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增加自然景观水体等绿化手段,增加校园自然碳汇面积。加强办公用品、维修耗材和保洁耗材的管理,实现技改节能、管理降耗。三是引入新型服务元素。高校是创新的“硅谷”,要契合师生多元需求,打造新型后勤服务体系,让时尚元素、科技元素、刷脸等互联网体验落户校园,给大学生以优质、温馨和便捷的服务,让大学生在切身感受中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突出前后勤协同和制度建设,提升育人成效。服务优化无止境。要畅通与师生交流渠道,听取多方面意见建议,不断提高服务水准。如立足让学生在食堂吃出品牌、吃出特色、吃出健康,想学生之所想,推出具有区域特色的美味菜肴、风味窗口,咨询专家,周密制定营养食谱,创造条件、广开门路做好“农、校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食材成本,把好采购、存放保管、加工生产等环节中的关口,建设质优价廉、营养多味的“放心”食堂。积极在提升烹饪技艺、营造节约氛围、灵活供餐形式等方面把功夫下足,主动提醒大学生“餐前少点、吃完再点、剩餐打包、避免浪费”。制度建设引领管理优化。要告别传统的粗放管理,向高标准、精细化管理转型,建立健全制度规章,推动党委监督、纪委监督、群众监督制度化,实现制度约束、制度管理和制度评判,促进服务提升,提高服务育人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