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体育交流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内容,体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传播感染力创造着殊途同归的文化体系,体育文化目前已经成为国际最通行的文化符号之一。2022年12月,第三届中俄冬季青少年运动会在吉林省举办,这不仅是运动员之间的竞技比赛,更是一次中俄青少年的友谊盛会,两国青少年在比赛中交流各自的体育文化,相互促进,共同进步。面向未来,我们要在弘扬体育文化、传播中华文明、促进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上持续发力,让体育更好地成为促进世界和平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
让友谊合作交流进步成为广泛共识。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也拥有超越时空、跨越国别的力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体育文化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国际间体育文化交流互动越来越受重视。以中俄青少年体育交流为例,中俄两国自2006年起互办中俄夏季青少年运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后,两国2016年起创办了中俄冬季青少年运动会,于2016年和2018年在中国黑龙江和俄罗斯乌法举行过两届。青少年们通过运动会切磋技艺、提高水平、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普京总统共同宣布启动2022-2023年“中俄体育交流年”,这是两国首次举办以体育为主题的国家年活动,第三届中俄冬季青少年运动会成为体育交流年的一项重要亮点活动。本届中俄冬季青少年运动会以“友谊、合作、交流、进步”为赛会宗旨,设了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8个项目的45个小项比赛,致力于共同提高中俄青少年冬季项目竞技体育水平,促进双方体育文化交流互动,谱写新时代中俄友好合作新篇章。体育文化是体育在文化领域的延伸,包含着设施文化、装备文化、赛事文化等丰富内容,涉及与体育相关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各个方面。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们越发重视在世界现代体育文化体系里展现中国体育文化的无尽魅力和发展潜力,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元素充实到体育中去,把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互动做得越来越好。
让中国体育文化在守正创新中绽放魅力。伴随着中国发展和国际交流日益深化,中国体育一次次浓墨重彩地诠释着体育文化的内在和外在力量,向世界展示中国体育文化的传统与时代魅力。女排精神成为一代人的精神烙印,许多运动项目中的中国运动员被外国朋友所熟知,百年奥运“三问”一一响亮作答,中国制造的体育用品、中国建造的体育场馆设施成为亮眼的名片,踩着冬奥会和“后冬奥时代”的节拍,“冰天雪地”“绿水青山”迎来新赛道……越来越多的事例见证了中国体育文化振奋国人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也走向国际舞台,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元素、重要内容。含有丰富人文气息和厚重历史印记的中国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已成为传统体育赛事活动品牌,并走入外国朋友的生活。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带一路”倡议给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推动了体育文化传播交流互鉴。国家之间的交往在于民心相通,体育文化起到了纽带作用。面向未来,要把相关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出色。一是构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合作新格局。在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文明对话中发挥体育文化优势,挖掘其内在潜力,以“一带一路”为指路牌强化国家和地区间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合作。一些民族体育项目已多次参与国际比赛和交流大会,并建立了相关的世界性及洲际体育组织,也搭建了体育产业合作交流平台,要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多方文化交流机制,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交流,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外交流质量。二是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多层次化地培养复合型人才,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高校应顺势而为,优化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技能、人文知识、外语能力等教研方面下功夫,提升创新科研能力和育人水平。三是丰富体育文化国际立体传播体系。要建立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以适应“一带一路”沿线受众需求的多样性,拓展创新性的现代化传播模式,增强感染力。国际化立体传播体系的构建需要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参与,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促进体育企业、体育媒体、民间体育社团及个体等传播力量共同发力,把相关文化元素融入体育活动和产品中,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到传播推广中,提升国际体育文化传播互动性、交流性和即时性。
在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互动中推动体育文创高质量发展。体育文创产业应强化世界眼光和国际化推广理念,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积极探索体育文创“走出去”的新路子,在赛场内外演绎更多精彩故事。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开辟数字体育文创发展与交流新空间,发展相关技术学科,培养创意和营销人才,广泛通过数字科技和智能制造,研发体育文创产品,开发生产销售衍生品,把体育文化之美、科技之美更好地传递给公众,积极参与体育文创国际交流活动,当好体育文化传播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