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理论评论

精准治理餐饮浪费

柳五

为治理餐饮浪费行为,国家层面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等法律法规和政策举措,各地方、相关部门及一些单位也都基于自己部门和行业特点,制定了各种办法和措施,明确了餐饮浪费过程中不同环节的主体责任。这有利于建立长效机制,发挥引领和规范作用,在全社会持续确立餐饮消费、日常食品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

这些措施涉及众多行业。消费场景千差万别,消费者需求多元化,只有以更加精准而周到的具体对策在服务等方面下细功夫,才能更好实现对餐饮浪费的有效治理。如很多餐饮企业都把“当日”“新鲜”作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但过了“当日”不一定就变质,只是可能没那么新鲜,这时完全可以推广使用“保鲜期”,与“保质期”一道标记食品保存期间的不同新鲜程度,并通过价格予以区分,把选择权交给顾客。

精准施策不仅要针对不同场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需对一些特定和关键领域、重点群体的浪费行为展开重点治理。如公务餐饮、学校餐饮等方面的浪费,在严格治理下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再如治理一些视频平台、综艺节目大吃大喝的“吃播”节目等,需要巩固成果,一方面要依法作出处理,同时也要通过完善机制,加强对视频平台、节目制作等方面的管理,强化不同主体的义务及责任。

反餐饮浪费不是个简单的小事,需要不断加强治理能力、创新治理手段。这就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和积极推动,用更多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配套制度措施,推动建立全面完备的反餐饮浪费的治理体系,在全社会持续形成厉行勤俭节约的良好风貌和秩序。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