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机械化的“门外汉”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从服务农业到经营农业,从普通的农民到合作社理事长,凭着农民的勤劳、朴实和热爱钻研、敢于创新的钻劲儿,榆树市刘家镇的姜辉走出一条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科技化,多方合作共赢的成功之路。
春节刚过,姜辉已经开始准备春耕工作了。作为榆树市达兴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必须为合作社的50名社员和156公顷土地做好一年的谋划。从种子到化肥、从农户到农机,他都得仔细盘算。姜辉说:“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今年的地要怎么种。”
姜辉高中毕业后,因家庭条件限制终止学业回到家乡种地。面对一望无垠的田野,姜辉心想,要想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现状,就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要学会科学种田。从那时候起,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农村实用人才,开辟一条农业发展的新路。
刘家镇是个种粮大镇,可农村大部分年轻强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绝大多数是些中老年人。特别是农忙季节,原来的牛耕木犁原始耕作方式给农民增产增收带来很大困难,并有撂荒现象。看到这样的情况,姜辉心里很着急,“这不是浪费吗?这么好的地就是没人种、种不好。”2012年4月,他注册成立合作社之初便确定了以服务农村、富裕农民为宗旨,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走出一条创新型的农业产业化之路。当年合作社吸收12户农民入社,流转土地30公顷,实现产值10万元。
达兴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组建模式上,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通过三种方式将农民组织起来,鼓励农民共同参与到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中。姜辉向记者介绍,合作社采用“放权不离地”“三金收入保利益”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实行统一生产、统一种植、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参加合作社的农民以土地入股后变成股东,以现代农业的形式,通过合作社这个载体继续参与到土地经营的决策、管理以及种植上来。这样就使社员收入多元化,实现了企业与农民双增收。村民成为社员后,从三方面获得经济收益,收入呈现多元化,实现企业与农民双增收。
随着合作社逐步发展壮大,现在社员有50多人,现有资产600万元。合作社拥有大型拖拉机4台、收割机2台、旋耕机6台、机动式喷雾器7台(其中1台大型轮式喷雾器),农业机械总价值280多万元。2016年,合作社还建成1栋机具车库、维修车间,共计600多平方米,做到农机闲时有地方停放,农机故障有地方维修、有人维修,机械操作有地方培训,解决了农业机械停放和维修等难题。
合作社通过农业的规范化、产业化、科学化经营管理,带动当地的农业产业链条,振兴农村经济。现在,合作社不但自己种地,还为周边农户带去先进的种植收割方式。姜辉说:“一个人富不是富,带动周边的社员一起富才算真正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