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区域传真·四平

聚人聚才聚活力

——写在四平市“万名大学生留平计划”圆满收官之际

孙红影 贾明雨 本报记者 崔维利 袁松年

四平市引进事业单位人才对接会。

发展中的四平。李坤 航拍

“创业有你 就在吉林”宣传推介活动现场。

王贵满在梨树县百万亩绿色玉米原料生产基地指导学生用TDR探针测土壤水分。

驻企服务人才林家盛在企业组织举办金士百包装部第二届灌酒工匠大赛活动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到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开展服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

“人才”二字,寥寥数笔,却是活力之源、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市之基,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近年来,针对干部队伍断档、专业人才紧缺的现状,四平市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理念,下好人才工程“先手棋”,利用3年(2020年至2022年)时间组织实施“万名大学生留平计划”,统领人才事业,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如今已圆满收官。通过政策引才、平台聚才、感情留才,共留引大学生10866人。聚人聚才聚活力,有为有位有底气,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四平筑牢了智力支撑。

以政策集成为牵引——

广抛招贤纳士橄榄枝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四平市完善人才引进各项配套保障政策,密集出台《万名大学生留平计划实施方案(2020-2022年)》《域外就业的四平籍学子回引行动实施方案》等。同时,制定责任清单,按月调度,将“七项子计划”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评范畴,真正压紧压实各方职责,确保各成员单位紧锣密鼓、协同配合,各项政策执行到位。

强化校地合作,与天津大学、上海交大、吉林大学等51所高校签订《校地人才合作协议》,建立校地合作机制。为四平精细化学品企业与吉林化工学院、美联热工与青岛科技大学牵线搭桥,有效解决技术难题,拓宽合作空间。同时,邀请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等高校相关人员来四平调研,开拓校企产学研合作渠道,加大毕业生推荐力度。

提前布局“回引链”,共开展6批次“走进四平”“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1462名大学生提供市直单位及县(市)区基层单位实习岗位3016个。成立社会实践临时团支部,指导实践学生开展“四个一”活动,实现全流程管理和服务。制作引才宣传片,市委书记郭灵计发出“创业有你 圆梦英城”的诚挚邀请,在全国各大高校网站发布,到30余所重点高校开展校园宣讲,面对面交流,让四平籍学生感受到亲人的温暖和家乡的呼唤。

在四平工作7年多的黄海洋,是四平市引进的第一批硕博人才,对四平的“引才诚意”很有感触。他说:“四平在引进人才时,注意全方位了解人才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性格等,扬长避短,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最大程度发挥人才的优势和长处。同时,市委、市政府为硕博人才考虑得十分周到,从生活需求、工作需求到实现自我价值需求,都想到了,让我们可以在四平安家、安身、安心、安业,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

以干事平台为依托——

打好培育使用组合拳

逐梦新风起,盛世绽芳华。四平市因事选才、因事育才、因事用才,多措并举,让广大人才干事有舞台,成长有期待。

坚持需求导向。围绕八大重点产业、红色教育、乡村振兴等一线重点领域,在全省创新开展“云笔试”“云面试”模式,有效化解3年疫情影响,为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引才1000余人、县(区)级引才700余人,全面优化了干部人才队伍结构,改善了专业人才紧缺的现状。组织161场线下企业招聘会,引进现代农业、特色装备、食品加工等“八大重点”产业领域人才926人。强化公共服务人才支撑,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工岗”人员486人,切实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同时,通过招录公务员、回引域外“四平籍”学子、招聘事业单位、“三支一扶”、特岗教师、乡村振兴专干、驻四平高校生等方式,引进人才6975名,为完善四平市人才战略布局、推进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储备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强化基层实践锻炼。将引进的212名基层服务人才选派到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一线淬火历练,让他们经风雨、见事面、壮筋骨、长才干。通过校地合作,成立四平农村合作经济学院、组建梨树黑土地干部学院,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498人次。依托市本级创业产业园、创业学院、创业大讲堂培训高校毕业生2000余人,65人成功创业。依托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与中国农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开展人才共建合作,吸引大学生来四平开展基础实践、创新科研,帮助他们实现成果转化。

坚持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市委组织部实行跟踪管理、全程服务,让人才始终在组织的视野内健康成长。用活“人才编制池”,解决落编难、提职难的问题。市县两级分别设立了人才引进服务中心,作为人才编制池。通过改革“收编”、政策“筹编”、管理“调编”、创新“聚编”,四位一体运营,使市县两级“人才编制池”编制总数达到1200个。目前,市“人才编制池”编制数已达到500个,核定处科级职数138个,解决了无编部门引才落编提职难题。现已落编334人,提拔为科级干部87人。针对男生少的实际,实行高校毕业生带编入伍政策,在“人才编制池”内预留全额拨款事业编制,服役两年期满后充实到市直部门工作。共有154人带编入伍,实现了“双拥”、引才一举两得。

搭建引才育才平台。加大力度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中试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一系列创新创业主体,为科技人才创新提供发展平台。经过多年的创新培育,四平市已建设了粗具规模的创业创新载体,目前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4户,建有吉春制药等38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有换热系统中试中心和梅花鹿产品精深开发中试中心2个、国家级星创天地1个,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6个、省级星创天地3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道地药材示范基地2个、新型研发机构1个。通过搭建创新平台,为留四平的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截至目前,该市科研人才共申报国家、省人才计划项目3项;推荐3人申报2020年吉林省“长白山人才工程”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按照“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列入四平市科技领军人才及科技领军团队共51个。

以正向激励为导向——

添加人才驱动新引擎

良禽择木而栖。四平不断完善评价考核机制,优化惠才政策、树立优秀典型,坚持以“万名大学生留平计划”推动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从市情出发,拟定了《关于首批乡村人才职称评审和乡村振兴优秀人才选拔工作方案》,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人才,全面进行职称申报与岗位聘任,弱化申报人员学历、年龄、奖项、论文等条件,注重工作实绩。优先选拔推荐长期扎根基层的各类乡村人才,进一步加大了农业人才的认定力度。为解决基层人才短缺问题,出台了《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七项措施》,从编制储备、职称评聘、评先选优等7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已有27人聘到相应层级岗位、32名“四方面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干部人才下基层意愿明显提升。

围绕全市“八大重点”产业,分配60名驻企服务人才,让他们在工厂车间、财务管理、技术设计等生产经营一线接受锻炼,发挥特长,助力企业发展。围绕乡村振兴,分配84名乡村基层服务人才,覆盖全市19个乡镇26个行政村,充分发挥涉农专业优势,扎根乡村一线,深度参与乡村党建、环境整治、信访维稳、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核心工作。优化县乡级领导干部队伍结构,遴选清华大学博士到双辽市任职副市长,择优选派13名硕士学历人才到乡镇任职党委副书记、镇长等职务,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淬炼升华。围绕社区基层治理,面向全国招聘社区服务人才68人,战斗在社区党建、疫情防控、网格管理等最前沿,将理论与社区实际相结合,在战“疫”中深耕基层治理,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坚持人才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累计举办五期“院士专家四平行活动”,邀请包括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中国工程院卢秉恒、李玉院士在内多名院士专家来四平,帮助解决企业在研发和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对表现优秀的人才,四平市委组织部在推荐“两代表一委员”、评先选优、提拔重用、晋升职级职称时,给予一定倾斜,正向激励干事创业。“梨树模式”发起者之一王贵满,被推荐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长白山人才域内人才”;卢伟、王宝忠等一批优秀人才被吸收入党、选进村“两委”班子和“两代表一委员”。将优秀硕博人才纳入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目前,共有183名硕博人才被提拔为事业单位副科、15人提拔为事业单位正科、47人调任公务员。突出多维激励,持续增强创新创业内生动能,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评选表彰了89名“工匠之星”“创新创业先锋”“优秀农村实用人才”。

在外地企业工作7年后回到四平的李文超,编制落在市工信局,选派到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驻企服务。公司的重点培养、关心照顾,让他最终选择留在企业,现任企业管理中心总监,实现了职业生涯“质的飞跃”。

以温情服务为保障——

做优安心乐业生态圈

四平把人才生态作为最核心的城市生态,把人才环境作为最重要的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富有四平特色、体现四平温度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为域外来四平的引进人才,免费提供为期3年的人才公寓,在指定房地产企业购房享受人才优惠价格。依托“大学生主题社区”,组织“联谊沙龙”,为人才搭建交流交友、婚恋平台。实施“人才金卡”“英才绿卡”制度,在医疗、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给予优惠。对子女落户四平的引进人才,给予2000元落户奖励金,已为4批次的122户人才发放子女落户奖励金24.4万元,子女入学就近从优。学子回引和人才配偶是域外在编在岗人员的,根据个人意愿和岗位需求,统筹安排到市县两级相应单位工作,目前,已为40余名“四平籍”学子和引才配偶调转工作。在企业工作或未就业的,采取举办需求对接会等方式推荐就业。对于自主创业的,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在政务大厅建立人才引进专窗,开通服务专线,安排专人提供信息咨询、政策解答、业务办理等服务。蒋野和爱人之前在大兴安岭地区工作,后来选择来到四平,主要原因是他的公务员编制待遇不变,还能解决配偶就业等问题。现在,一家人已经在四平扎根了。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