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滋润人的心灵,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高尚事业。新征程上,高校应进一步将美育纳入大思政体系中谋划设计,积极探索融合路径,在塑造人、引领人、激励人的过程中有效构建全方位的美育课程体系,持续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丰富的审美活动,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理论转换为生动有趣的现实活动,通过欣赏美的事物、学习美的理论、创造美的作品、接受美的教化,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培养学生发现和感知美的能力,从而提升个人的审美品味和自身修养。从教育目标来看,美育和思政教育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二者教育方式略有不同,美育更加注重引领学生对自然、社会、艺术等领域的美的欣赏,以此来提升审美品位和审美创造力,继而建立积极健康向上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美育中的审美体验、美感的培育更加需要主体性激发,需要主体的内在感知,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切实体会和感受到美,美育功能才能有效发挥。以美育赋能思政教育,推动美育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善于运用美育的思想和方法,把具体的、生动的审美教育内容和方法融入到相对枯燥的政治理论教育中去,助力思政教育质效的全面提升和青年一代健康成长。
强化顶层设计,持续发挥美育对思政教育的助力作用。美育是一个具有系统性、融合性、持续性等特征的综合工程,发挥其对思政教育的助力作用,要从整体规划、发展建设和制度层面等进行全面统筹、一体设计,努力营造良好氛围,让美育浸润校园,全面发挥育人效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遵循新时代美育“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内涵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美育和思政教育的各方面、各环节,并结合院校特色,不断完善健全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构建由宣传、教务、共青团等部门和相关院系参与的协同工作体系,提升教育资源配置和运转效能,全面营造美育、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各学科教育优势,全面推进“专业+美育+思政”实践活动,助力学生思政素养、审美能力和专业技能全面提升,成长为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丰富美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高校思政课应选取和挖掘丰富的美学素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尤其要紧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守正确育人方向,坚持德才兼备与全面发展相结合,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润物无声、以美化人。如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戏剧作品《红旗谱》、诗歌作品《离骚》等都是具有强烈审美属性的爱国主义作品,以此作为教学载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既可以达到传承弘扬文化的目的,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要精心选取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将其充分融入思政教学活动中,创新教学手段,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审美能力培养中,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
发挥教师作用,更好推动美育与思政教育协调发展。做好高校美育工作、强化其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教师心中有真善美的种子,才能在学生心中也植入真善美的种子,助力其长出真善美的果实。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引导思政课教师厚植美育情怀,注重将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其中,使其从根本上理解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导向性,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修养,提高自身对美的感知能力,拓宽视野,在感性层面加强对各类艺术教育的熟练运用,在理论层面掌握各类美学知识及美学教育实践的技巧,努力提升灵活运用各类美育素材提升美育效果的能力。要强化相关培训工作,将美育理念融入教师内心,并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探索、深化培训内容和形式,使相关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美育能力,做好学生价值引导、审美提升、心灵塑造的工作,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广大教师要在以身示范基础上着力推动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课程设计方面要将美育理念与课程内容进行融会贯通,注重用美学知识对时下热点事件进行分析与评判,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所学的美学知识,增加思政课程内容的话题性和实效性,努力在课堂中播撒美的种子,让学生切实感受发现之美、追求之美、理想之美,在审美体验中升华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继而更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