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在农村老家居住。在我家厨房的脊檩上,燕子垒了燕窝。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燕子就从南方飞回来。
春季里的一天清晨,窗外忽然传来阵阵叽叽啾啾的鸟叫声,这声音清脆悦耳,亲切而又熟悉。两只燕子在院子上空轻盈优雅地盘旋,我高兴地喊道:“咱家的燕子回来了!”连忙快步跑到院子里观看。燕子看到了家人,好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从空中飞落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燕子身形秀美,脊背上长有黑中带着蓝绿色的羽毛,白腹,剪刀尾。它们欢快地蹦来跳去,还不时呢喃细语,仿佛在向家人诉说着久别的思念之情。
燕子每天从屋门里飞进、飞出,有时就从窗户出入。
在一个下雨天,我坐在炕上看连环画,燕子在房檐下的电线上呢喃。母亲给我出了个谜语:“衣服像缎子,尾巴像剪子。衔泥盖房子,捉虫喂孩子。”我脱口而出:“燕子!”母亲笑了,然后拿出一张纸折叠成4层,用剪刀剪出了4只展翅欲飞的小燕子。姐姐用煤油灯把它熏黑,贴在墙上,很漂亮。
清晨,雌雄双燕相依相伴,沐浴着朝阳,身披着彩霞,自由地翱翔在碧蓝的天空。它们有时像离弦之箭,眨眼间,便飞得无影无踪;有时像一架小小的飞机,平展着双翅,在低空优雅地盘旋;有时又双双落在花丛绿叶间,耳鬓厮磨,呢喃秘语。
燕子夫妻修补了旧窝,接着就开始下蛋、孵卵、哺育小燕子。秋天就带着小燕子飞回南方去了。
为了保暖,小燕儿飞走后,我家在厨房用板方和秫秸吊了棚,遮盖了燕窝。
第二年春天,燕子又飞回来了。它们屋里屋外盘旋了几圈,站在房檐下的电线上,叽叽啾啾地商议了好半天。可能是觉得棚有些低矮,不适合垒窝居住,于是就决定在房檐下的土墙上垒窝。它们从水泡、河边衔回泥巴,用自己的唾液黏合堆砌泥块,中间还夹杂一些细长的草,就好像建筑房屋混凝土的钢筋一样,起加固作用。燕子用灵巧坚硬的小嘴将一口口泥和草,一点点粘接扩大,形成了凹凸不平半碗状的燕窝,在这里生儿育女。窝里铺垫着细干草和羽毛,非常松软、温馨、舒适。
有两对燕子在房檐下垒了窝。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还有一对燕子夫妻竟然在房檐下两根相邻较近的电线上垒起了窝。燕子很聪明,先衔来泥黏在电线上,然后又衔来长草和细树枝连接两根电线,在上面垒窝。
窝建成后,燕子开始下蛋,雌雄燕共同孵卵,需孵化半月后幼鸟出壳。有一天,我忽然发现燕窝的边缘处突然冒出了一张张金黄色的小嘴巴。一只只刚出生的小燕宝宝,伸着细瘦的脖子,晃动着光秃秃的小脑袋,发出叽叽啾啾的鸣叫声。数了数,有5只小燕。我高兴地告诉妈妈:“快来看,小燕子孵出来了!”
小燕出生后,燕子夫妻非常辛苦,每天起早贪黑出外觅食,无数次往返,精心喂养。有一次,我看见大燕一次就叼了3条虫子来喂燕宝宝。看到此情此景,我幼小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父母之爱,舐犊情深!可亲可爱的燕子,正像我们全家人当时的境况。那时我们全家7口人,只有父亲一人工作挣钱,母亲勤俭持家,守护照料着正在上学的我们,姐妹5个真犹如嗷嗷待哺的雏燕,正待喂养长大!
在燕子夫妻的精心喂养下,燕宝宝们一天天长大了。它们酷似父母,出落得非常俊俏。蓝黑色的细长的翅膀,雪白的腹部和剪刀状的尾巴,很惹人喜爱。一只只羽翼渐丰的燕宝宝一字排开,站在燕窝边儿,不时抖动翅膀,振翅欲飞。终于有一天,在燕子爸爸妈妈的示范引导下,一只燕宝宝鼓足了勇气,身体猛然前倾。就在双爪蹬离燕窝的一刹那,快速扇动起翅膀,勇敢地飞出了燕窝!紧接着,另一只燕宝宝也飞出去了,不一会儿,5只燕宝宝全都飞出了燕窝。
它们在屋子里和院子里盘旋,时而落在晾衣绳上,时而落在墙头上。燕宝宝从此和爸爸妈妈练习飞行,练习捉虫,有时它们站在两行高高的电线上,用嘴互相啄一啄身上的羽毛,或是故意碰撞一下对方,或是潇洒地抖几下燕尾。就像五线谱中的音符,叽叽喳喳,正演奏着一曲美好的乐章!
在一个不为人知的日子里,没有和家人们告别,燕宝宝就和爸爸妈妈飞向了广阔的蓝天,飞向了遥远的南方温暖的家!
光阴荏苒,50多年转瞬即逝,我早已离开了老家,老家的燕子已成为我永远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