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的驻村经历,他从“城里人”变成了“农村人”;7年的驻村工作,“东明村”从工作地点变成了另一个家;7年的驻村时间,他从驻村干部变成了朝鲜族脱贫户的“汉族儿子”……
他就是汪清县汪清镇东明村驻村联络员郑建强。今年55岁的郑建强是汪清县委政法委干部。自2017年驻村以来,他通过实际行动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实事,从刚驻村时村民眼中的县里干部,变成了如今村民们交口称赞的贴心人。
“老郑,经过组织研究决定,顺应民意,你还包保东明村。”前不久,郑建强接到政法委领导通知,仿佛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3月16日,记者走进东明村,郑建强讲起了事情的始末。
2023年初,组织上要调整驻村干部,郑建强知道后,最放心不下的便是村里的33户脱贫户。
“村里的老人多,大多是朝鲜族,语言表达能力不好。儿女都在国外务工,身体上有些小毛病,实在放心不下。”郑建强说,多年相处下来,村民已经像家人一样了,离开总是有些不舍。
“他不能走,他走了我怎么办……”在得知郑建强要调整岗位后,76岁的朝鲜族阿迈安松月慌乱地摆手,仅会的几句汉语不断重复着,向县委政法委的领导表达着自己的意愿。
安松月是东明村的脱贫户之一。对郑建强的信任,是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积累起来的:他是“专职司机”。平常郑建强总会开车带着村里的老人去县里就医、剪发、购买生活用品;他是“跑腿小哥”。帮着老人买药、捎带东西都是常事,前一天统计需求,第二天早上准时送达;他是“全能儿子”。挖灶坑、通水管、修房子、种地……多年驻村工作,郑建强技能不断增多,“城里人”也开始会干农活了。
“他是我儿子。我的汉族儿子!”安松月骄傲地告诉记者,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在国外打工,生活上郑建强给了她很多关照,像亲儿子一样。
2022年6月,安松月需要做白内障手术,郑建强主动开车送她到延吉,并为她担保、争取村内“一事一议”特困补助,让她减少花费,享受脱贫政策。驻村期间,郑建强也总是带着东西,和爱人一起来到安松月家做饭、包饺子。老人腿脚不好,每年郑建强就在院子里种上蔬菜,想吃的随时采摘。郑建强带来的这种温暖,像极了孩子在身边,让老人晚年有了依靠。
“老郑人好,总能碰到他开车拉着村里的老人到县里剪头发,请他们吃完饭后再送回去。”“为了让村里独居老人过年吃上饺子,都是老郑自己出钱到饺子馆打包,一买就是十几斤。”“老大哥因为工作不顺,也到我办公室偷偷抹过眼泪,但是从不在村民面前喊苦叫难。”“村里老人去世,儿女都在国外,老郑就帮着处理后事,真是把村民当成家人。”……采访过程中,谈及郑建强的为人,同事们非常敬佩。
当地镇政府领导也为他“点赞”:“老郑来了以后,不仅做强了产业,村里也有了新面貌,美化绿化一起抓,美丽乡村工作也走到了全县前列。与他一起共事,我们放心!”
“郑建强真正地做到了让当地政府和村民满意,架起了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牟现平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听到了大家的声音,在深思过后,决定听从民意,继续派驻郑建强担任东明村驻村联络员。
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郑建强急忙返回村里走访了33户脱贫户。“已经3天没转一圈了,得赶紧去看看。”郑建强对记者说,看到他们的时候,哪怕只打个招呼,就安心了。
他用真情打动了村民,用柔情感动了村民,用亲情触动了村民。郑建强是驻村联络员,他的这根“联络线”不仅加强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联系,更是直达百姓心房。
在驻村期间,郑建强还想方设法促进村民增收。发挥帮扶部门优势,协调东西部合作资金59万元,建立了东明村民族食品加工厂,生产大酱、纳豆、酱油,每年项目收益3.55万元。争取东明村围栏牧场项目,投入45万元,每年项目收益2.7万元,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2022年开始积极配合县级重点项目,全力推动县光伏项目的沟通协调等工作,通过租赁村民的非基本农田促进村民和村集体增收。脱贫户的人均收入从2017年的3100元,增加到2022年底的1万元以上。
“不是我在驻村,是这个村住在了我的心里。”郑建强动情地说,“乡村振兴是工作的方向,不能愧对组织和村民对我的信任,为村民解难事、办实事,不能靠嘴上说,让东明村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是我为之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