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共同涵养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眼光、天下情怀,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文明观,正在并将继续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助力,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着力建设与发展物质文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文明由人的生存、生产、交流活动等构成,是人类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现代化具有历史必然性的特点,无论是工业化与城市化,还是全球化与数字化,都是人类生产生活从低级走向高级阶段之路。同时,现代化作为过程性实践,其具体实现方式与发展路径、建构形态与转型模式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底蕴和文明向度看,我们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放眼人类发展的宏大坐标系思考中国发展,在物质文明建设中持续推动经济领域发展进步,将平衡与充分的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标志。在人与物的关系中,人不是被物化和异化的工具,而成为发展的服务对象;物也不是限制人类发展的桎梏,而成为服务人发展的手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更加重视人的主体性地位,进一步明确发展物质文明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与自由的发展,坚持人民至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取向成为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跨越。
中国式现代化着力建设与发展政治文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我们持续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探讨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肯定了人与人之间存在依存与共享关系,彰显了政治文明的价值追求。为此,我们注重分配正义、完善分配制度,把分配制度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在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程中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中国式现代化着力建设与发展精神文明,强调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于文明的理解,必须把它同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联系起来。回望历史烟云,西方列强伴随对外扩张掠夺率先踏上现代化之路,但掠夺式的文明不是“能给所有人以幸福的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本质要求之一,注重从人的内在挖掘文明发展的动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中国式现代化着力建设与发展社会文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总是把人与社会统一起来加以理解。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我们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持续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有序。
中国式现代化着力建设与发展生态文明,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在经历了开发式现代化的反噬效应后,正在探索和谐式现代化的可行路径。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理念既非生态中心主义,也不是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