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社会

为青春护航

本报记者 吴茗 于悦 韩玉红 马贺

吉林财经大学在做好常规就业工作、走访企业开拓就业市场的同时,多角度、多维度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合理的就业观,找到理想的工作。

长春中医药大学的就业宣讲会现场。

在长春理工大学,各种专场招聘会让同学们耳目一新,反响热烈。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设施农业2019级学生杨龙在家乡龙井的企业实习,已基本达成就业意向。

从去年10月至今,长春理工大学共组织大型综合性双选会、宣讲会等招聘活动近百场,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平台。

一年一度的就业季又来临了,莘莘学子状态如何?怎样帮助他们走好就业第一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作为大学生们的母校,一直在发力。那么,各高校都有哪些“高招”呢?

长春理工大学

提供精准就业服务

“学校里举办的各种招聘会我都会去参加,招聘会上岗位多样、资源丰富,参观了各大企业的招聘展台后我对各种职业的特点和对人才的需求都有了一定了解,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近日,长春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四学生张微收到了求职单位的录用函,开心之余她告诉记者,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倾向于数据分析,在参加过多场招聘会后,她注意到了天马微电子这个实力强劲的国企。“天马微电子是一家创新型科技企业,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公司,对于我的专业也有较强的针对性。如今就业形势严峻,找工作对于我们应届毕业生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所以我特别感谢学校能提供这样优质的招聘会平台,让我们能够获得心仪的工作,为我们的未来奠定良好基础。”

谭喆是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在学院秋季就业促进月活动长春新区专场招聘会中,他成功拿到了两个入职录取通知。“在专场招聘会上,企业与我们专业的适配度很高,所以我们参与度也特别高,在招聘会当天企业HR一直在线,投递简历后马上就会接到电话,面试流程也很快。”

谭喆表示,通过参加各种招聘会,他感受到了学校和学院对于就业工作格外重视。“从预热到召开,学校和学院积极联系人社部门,对接各种优质企业,对用人单位资质严格把关,保障学生的权益,正是这些举措为我们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长春理工大学,各种专场招聘会让同学们耳目一新,反响热烈。据谭喆介绍,每场招聘会结束都有很多同学收到入职录取通知,“这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走上工作岗位后一定继续努力,用实际行动感谢母校和社会对我们的关注和培养。”

记者在长春理工大学了解到,为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自去年秋季起,学校就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启动校园招聘工作,多措并举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该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贾彦彬介绍,当前大多数毕业生更倾向于到央企、国企、政府机关等单位,且在择业时会着重考量招聘岗位的薪资待遇、专业对口度和晋升空间等因素。针对这一现状,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积极举办专业覆盖面广、参会单位较多的大型专题招聘会,面向全校毕业生提供各类工作岗位;同时组织协调各学院举办针对性强、适合本学院学生的专场招聘会,助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精准对接。从去年10月至今,长春理工大学共组织大型综合性双选会、宣讲会等招聘活动88场,各院系开展专场招聘会21场;累计参会单位1834家,提供工作岗位116200个;累计参会学生6575人,投递出简历9162份。

在举办各类招聘会的同时,长春理工大学还打造“全员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就业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指导服务。毕业班年级主任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就业意向、观念、能力、需求调研,建立“一生一策”“一人一档”就业台账,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

吉林财经大学

多角度引导就业观念

刘泳甫是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税收学专业大四学生,距离毕业还有几个月,在很多同学还未确定最终去向时,他已经与基恩士(中国)有限公司签订了三方协议,给自己规划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刘泳甫说,学校的各种促就业举措让他在面临就业时底气更足。“学校组织的就业实训、就业指导课程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学校从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维度对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有了实战经验后在面试时能更言之有物,对就业有很大帮助。”

“我从一开始就确定了毕业后找工作,不考研也不考公,我想尽快走上工作岗位,脚踏实地、自力更生,家里人也尊重我的决定。”刘泳甫表示,在一次辅导员发布企业招聘信息时,他注意到了基恩士(中国)有限公司,“我觉得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作为起步点,我想找一个规模大、前景好、待遇不错的公司,大的平台可以给我更好的历练。这家公司是自动化公司,这个行业在未来几十年里都会是朝阳行业,所以以后的职业发展肯定会比较好。”

记者从吉林财经大学了解到,为稳就业、促就业,学校在做好常规就业工作、走访企业开拓就业市场的同时,多角度、多维度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合理的就业观念,找到理想的工作。

“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观念教育,从大一开始分阶段进行引导,从自我认知、自我评估、职业定位等方面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规划。”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蒋武鹏介绍,“这种贯穿式的职业规划体系让学生对就业有理性认知,按照自己的规划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尽可能让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做好准备。”

吉林财经大学还积极探索“家校联动”模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也做好家长工作,传递“先就业、后择业,先对社会有基础认知,通过努力具备一定能力素质后再寻求更好岗位”的就业观念,与家长合力帮助学生正视就业问题。

“校友与老师、家长的角度不同,他们的亲身经历让学生更能产生共鸣,更有说服力。”蒋武鹏表示,学校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组织开展各种座谈会、大讲堂等,邀请优秀校友分享自己学习、工作中的经历和积累的经验。优秀的校友就是学生身边的榜样,校友立足本行业、本岗位的分享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学校还建立起各种校友群,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帮助。

就业观念对于学生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蒋武鹏表示:“学生在没接触社会时会存在一些要求较高、与实际有偏差的情况,通过发挥校友的作用能让学生正视就业,懂得要脚踏实地,具备了综合素质才能找到好的工作,对改变学生就业观念、促进学生就业作用很大。”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一对一就业帮扶

3月16日,长春中医药大学联合丁香人才举办“2023年春季线上大型网络视频双选会”,为今年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渠道。为了促进2023届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学校专门制定出台了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通过校院两个层面,扎实开展访企拓岗、万企进校园、就业育人、宏志助航、信息联通共享五项行动,竭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强化校企合作,建设就业实习基地,构建良好的供需协作机制。1月至今,学校已开展校院两级访企拓岗80余家,举办“奋斗有我 ‘就’在吉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6场,发布就业需求9333个。

据长春中医药大学招生与就业处张明远介绍,他们针对全体毕业生开展留省就业教育,同时对400余名重点群体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和指导。

李同学是一名困难学生,在长春中医药大学的学习生涯中,获得了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在毕业前夕,李同学顺利找到了工作,“在学校和辅导员陶老师的积极引导下,我决定留在吉林省,用行动回馈家乡、回馈母校。目前我已经成功入职到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我对个人发展、对吉林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2019级药学院中药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赵同学成长于单亲家庭,父亲患有严重疾病,家庭经济困难,在大学期间得到了学校的帮扶,解决了后顾之忧。“我在备战考研的同时,也时刻关注学校发布的就业信息,在看到陶老师推送给我的药明康德企业招聘信息时,我去参加了岗位面试,顺利签订了三方协议,同时与企业达成了考研成功可不入职的约定,正是有了这颗定心丸,我现在可以安心地备考研究生复试。”赵同学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长春中医药大学通过科学、细致、精准的对接服务,促进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2018级中医学专业本科生修傲目前与白山市中医院达成了签约意向。修傲表示,学校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临床能力,举办各类专业课理论考核、背诵大赛、临床能力大赛;学校在大一、大四分别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科学做好职业规划、提高就业技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老师会结合专业帮助我们筛选就业信息,并且结合同学们的意向点对点发送推荐,辅导员齐勋老师推荐给我这个岗位,他再三叮嘱我一定要抓住机会。”

吉林农业大学

“扶上马再送一程”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中华告诉记者,学校针对2023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动手比较早,加强教育引导,鼓励大家到有需要的地方去。此外,学校施行“访企拓岗”,导师把学生扶上马再送一程,帮助学生联系用人单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回到学校,导师都会帮助解决。

2019级园艺学院设施农业的杨龙目前已与老家龙井的绿品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工作意向。当初报考设施农业专业就因为十分喜爱,从去年11月3日开始实习至今,他越来越喜欢农艺师的工作。“老师以前会不定期给我们进行就业指导,告诉大家要脚踏实地,积累经验。”在杨龙实习期间,公司还带他去北京的企业实习过,解决了圣女果如何预防白粉虱等问题。公司所做的“农业+旅游”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让他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有了更多畅想。

“如果你没有兴趣的话,就不要执着去读博,如果有兴趣,能坚持下来,就去读。”去年秋天时导师说的话,一直在许世豪的耳畔回响。作为园艺学院蔬菜学专业2023届硕士毕业生,从去年9月份开始他相继投出了一些简历,但反响平平。针对他的特点,学校和导师综合分析,认为他有进一步深造的潜质,恰好去年12月份许世豪得到了中国农科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面试机会。这是一家有机会提供读博士或出国深造机会的单位,许世豪2月份到了研究所实习至今,感受到了压力与机遇并存,他感觉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接触到国内外更前沿的技术,机会多,实验基金多,无论是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都让他有了更多选择和发展机遇。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