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理论评论

学校家庭社会应协同促进学生“悦”读

刘效仁

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国科协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要求,通过3到5年的努力,使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广泛深入开展,提出要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强化示范引领带动,助力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更好服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新征程上,建设覆盖各学段的阅读服务体系和“书香校园”,让校内外阅读氛围更加浓厚,以阅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入实施科普教育,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我们要在优化学校内外的读书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促进学生阅读量明显增长,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持续提升,为其养成终身阅读习惯打好根基,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助力。

义务教育学校要将读书行动纳入“双减”工作,为学生阅读创造空间。读书,不仅可以陶冶个人情操、修炼自身涵养,养足浩然正气,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且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阅读的习惯应自小养成,从青少年抓起。正是在对“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诵读中,民族气节、爱国情操潜移默化地深入青少年的脑海;正是在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咏叹中,青少年的志趣得以升华、修养得以提升,灵魂深处有了更多美妙而纯净的空间;也正是在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深情抒怀中,青少年拓宽了眼界,增强了共情能力。此次,在全国青少年学生中开展读书行动,既要求引导青少年学生阅读经典,又注重对前沿科普、法律常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阅读,有利于涵养学生文学底蕴和境界修养,提升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和综合素养。各地各校要按照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有关工作规程,丰富图书配备,改善阅读条件,保障学生阅读需要。中小学校要强化读书环创,方便学生即时阅读、处处可读。

因地因校制宜,丰富读书活动。积极倡导青少年学生广泛全面阅读。中小学阶段要重视引导学生加强历史文化、科普知识、法律常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阅读;大学阶段要引导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加强科技史、科学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阅读,理工农医类专业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阅读。应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和节气、重大节庆和纪念日、国家重大活动和重要事件,有针对性地组织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读书月、读书周、读书节活动,着力打造富有吸引力、影响力的青少年学生读书品牌项目。在结合实际、强化可操作性方面,还要突出职业院校学生群体特点,实施“未来工匠”读书行动,针对农村学校和学生,实施“我的书屋·我的梦”读书行动。有关部门应协调社会力量向相关地区小学、初中、高中捐赠图书,改善农村青少年阅读条件,不断丰富农村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科学有效的手段促进青少年养成阅读习惯。可通过遴选“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优秀读书报告、读书标兵等形式,激励学生提升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把引导和服务青少年学生读书的相关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社区建设和家风培育,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读物,重视沉浸式阅读。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对读书行动中的学生设硬性指标,切莫以考试、“打卡接龙”等方式检验读书数量和效果,不增加学生、教师及家长负担。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