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着青年学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比喻生动形象、蕴意深刻,启示我们要在青年工作这一战略性工作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提升思政教育质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要像技艺高超的厨师一样,使思政教育如盐在肴、融于细微、化于无形,有机融入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高校辅导员应善做青年学子的知心人和引路人,激励引导大学生做新时代好青年,在学习实践中成长成才,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增强在新时代育人环境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是教书育人。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持续深化推进、不断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随着互联网发展、岁月变迁和多元文化激荡,很多因素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现在高校学生一方面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另一方面其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形,情感心理尚未成熟,极其需要加以正确引导。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必须适应新情况新要求和育人手段新变化,站在全局高度勇于迎接更加严峻的挑战、承担更加繁重的任务、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能固守老一套,缺乏亲和力与针对性,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革弊布新,敏锐捕捉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总结工作,不断创新举措,在改进老办法、沿用好办法、探索新办法中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贴近青年学子,增强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不断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一样成为受教育者“精神大餐”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和“营养品”,辅导员与学生亲密接触,教学相长,应该努力做到用“盐”不着痕迹,摸清学生的主要思想困惑、思想问题,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润物无声地给其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
把握时度效,让思政教育被学生“自然而然吸收”。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不断夯实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素养,善于精巧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用“盐”能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要着力推动这项工作,加强示范引领,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开展经常性的育人交流活动,提升辅导员工作实效,助推立德树人要求落实落地落细。一是精准用“盐”。把握工作规律和不同学生的年级、专业等特点,兼顾共性与个性,做到精准化、差异化,让大学生在味美可口的思政美餐中获得感满满。如对刚入学的新生和临近毕业的老生,就要引入不同的思政元素,精准调度思政资源,给出不同的思政侧重点,确保工作始终围绕学生思想需求、服务学生健康成长。再如针对有文艺、体育特长的学生,开展校园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针对有创业意愿需求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竞赛、优秀企业家面对面等创新创业活动。只有“精准滴灌”,坚持因材施教,在精准把握时机中不断调整节奏、优化内容、改进方法,才能让学生品尝到咸淡适宜的美味佳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效果。二是善于在实践育人中用“盐”。针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绝对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辅导员应拓宽工作思路,创新载体,构建大学生易于接受的话语体系、构建具有整合性的协同创新平台。通过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暑期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志愿服务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结合大学生心理需求,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实践最前沿,提升学生参与度,构建新时代背景下的实践育人体系。三是善于借助新媒体新技术用“盐”。要深谙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特点,以改革创新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进辅导员工作,在互联网、新媒体条件下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使工作活起来、强起来。思想政治工作少不了释疑解惑,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整体年龄也相对年轻,对互联网比较熟悉,在网上网下、线上线下与大学生沟通交流、释疑解惑有优势。要在积淀扎实的专业能力基础上,拓展新媒体工作平台、开辟网络思政新阵地,常态化利用新媒体渠道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通过新媒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生活中,切实让新媒体平台成为解决学生学业、生活实际问题的载体,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内心,紧紧围绕心理健康、就业创业、校园文化等专题工作延伸视野,帮助学生认识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以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育人工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发展,把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事业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