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舒兰市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稻乡小城,一次次追求诗与远方,期盼触摸到更加闪亮的文明之光。
让文明城市更有“高度”。舒兰市创城工作领导小组确定“2+3”的工作节奏,组织实施创城“十大提升工程”“六大助力工程”,打造了“不随意丢弃烟头,公共座椅可以随时坐”“吃一顿干净饭,舒兰这边风景独好”等城市品牌。
舒兰市在城市主次干道、重要地段、广场公园等区域,高标准设置了3000多处“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和创城景观小品。截至目前,当地累计评选各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430余名。其中,七里乡松柏村村民李玉萍被评为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常态化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创建一起走”“传承雷锋精神 共建温暖稻乡”“文明交通志愿先行”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2600余场次,崇德向善风气日益浓厚。
让文明之城更有“精度”。舒兰市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创建目标,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让百姓的幸福感成色更足、获得感更可持续。城市乱象整治步伐加快,累计清运城区垃圾2.7万余吨,拆除违法建筑和临时设施52处,拆除吊框2310个,“小锅盖”2429个,拆除整治广告牌和门头牌匾700余处,清理占道经营1324处,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828个。城市框架越拉越大,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6万余吨的舒兰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产运行;吉视传媒等2个“口袋公园”建成开放;42栋老旧楼房改造,以及正阳路、三道街、铁东街道路、朝阳大桥等新建工程有序推进。
文明创建为城市赋能,也让乡村换新颜、增内涵。舒兰市的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有序推进,已有10个村、4个镇,12家单位,2户家庭和3所校园跻身全省文明榜。小城镇和溪河镇的松凤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开原镇、莲花乡和平安镇的长林村等14个镇(乡)、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镇。此外,当地还依托全省“千村示范”创建活动,以“治理一处保持一处、巩固一处提升一处”为标准,持续提升城乡“七边”环境治理水平,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