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科教卫

防暑降温这样做

本报记者 毕雪

夏季天气热、湿度大,人体易出现多汗、口渴、乏力、眼花、恶心、头痛、头晕等中暑症状,尤其是老年人、孩子及慢性病患者中暑的风险相对更大。对此,记者采访了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胡轶虹。她表示,夏季出现高温时,大家应积极采取防护措施,以防中暑。

对于一般人群,当室内温度较高时,可以使用降温设备降低环境温度,夜间和清晨时段可通过开窗通风降低温度。室内湿度不适宜时,可以使用除湿或加湿设备调节室内湿度。关闭朝阳的窗户或使用遮阳帘、窗帘等遮挡阳光直射。关掉不必要的灯和易产热的电器设备,防范因用电量过高,导致电线过载而引发的火灾。

其次,减少室外高温暴露。尽量避免室外体力活动和户外运动,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活动。外出穿轻便、宽松、浅色的衣服,并使用防晒用品。尽量避免高温环境与太阳直射,宜在阴凉处活动。高温天气如需外出,应减少剧烈活动并注意及时休息,避免过度的体力消耗。

第三,关注身体健康。将防暑降温药品妥善储存,身体不适时及时服用。若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或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应咨询医生如何用药。及时饮水,避免饮用含酒精、咖啡因以及大量糖分的饮品,少食多餐,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体温异常时可使用冷水、冰袋等降温用品,对皮肤、衣服或颈后进行物理降温,条件允许时可沐浴、冲凉。外出随身携带解暑药品,一旦出现中暑,可用所带药品缓解症状。若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等中暑先兆症状,应及时寻求帮助,尽快转移到阴凉处休息,补充水分。若不适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

重点人群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下述措施建议加强自身健康防护。比如对于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要避免剧烈活动使身体得到充分休息,鼓励在户外玩耍的儿童尽可能待在阴凉处,孕妇和老年人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适当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品,避免饮用含糖量过多的饮品;注意尿量及颜色,若尿量减少、颜色变深,表示体内水分不足。对于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要及时补充水分,若因疾病限制饮水量或者需要服用利尿剂,要及时询问医生合理的饮水量。若必须锻炼,尽可能安排在一天中较凉爽的时间。通过餐食和饮品适量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若正在进行低盐饮食,应咨询医生。与家人和邻里保持联系,及时获取他人的帮助与照顾。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