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位梦一 记者张鹤 实习生王鹭)第十四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举行期间,吉林外国语大学英语、日语、韩语、蒙古语、俄语专业的112名志愿者在博览会上提供了翻译、接待等志愿服务工作。这也是吉外连续十四届承担起东北亚博览会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学校已累计组织派遣志愿者1500余名,提供了超过9万小时的志愿服务。
历时5天的活动,也给志愿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在提供接待、翻译等服务的同时,也对自身的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特别是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收获。专业能力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翻译专业的学习与实践必须紧密相连,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己,专业水平才能持续提高。”高级翻译学院日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张宇航有感而发。这是张宇航第一次参与大型的国际性志愿服务活动,几天时间他陪同参会嘉宾们,参加了中日经济合作论坛、中国—东北亚法律论坛等活动,出色地完成了陪同翻译的任务。
继2023年中俄青少年冬季运动会志愿活动后,俄语2002班尹翔第二次担任了俄语专业志愿者领队。“上次的志愿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我的外语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尹翔表示,有了上一次的实践经验,这次明显感觉自己在心态、能力、经验上都准备得更充分了,也能更有自信地去应对每一项工作任务所带来的挑战。
相较于从书本或课堂上的学习,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真刀真枪”的翻译工作,使得俄语2002班的康丛喜感到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自身的专业水平;忧的是,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岗位要求。“虽然学的是俄语专业,但当真正和俄罗斯人打交道的时候,我的心里还是十分忐忑,怕自己沟通不好。”为了更好地与外国友人交流、顺利帮助他们在参会期间完成各项内容,康丛喜不断告诫自己要克服紧张情绪,尽快适应工作节奏,遇到问题他也会及时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最终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
担任东北亚博览会青年发展论坛韩语翻译志愿者的日语2101实验班徐恺彤坦言,这项任务对自己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展会中的翻译工作难度很高,需要快速作出反应,第一次面对如此正式的场合,还是有些紧张,但在同组其他志愿者的鼓励下,她越发自信,最终和队员们通力协作,顺利完成了活动期间的全部翻译工作。
“展会期间,除了做俄罗斯参展商的随行翻译,我还帮助装饰展台、协助进行业务洽谈等工作。虽然忙碌,但这是一次特别的体验。我不仅学会了许多俄语日常口语,了解到俄罗斯人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还接触到一些企业工作人员,为我今后从事外贸工作积攒了经验。”俄语2003班的姚君怡兴奋地说。
日语2002班的康佳宁主要是为参展商提供翻译服务。她说:“志愿服务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一种方式,是传递爱心、友好交流、增进友谊的过程。我要继续参与到更多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
商务英语2103班王楠主要负责参展营销额的统计和展销行为督查等工作。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王楠不仅体会到吉林省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东北亚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友好经贸往来,使其更加坚定了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念和决心。
英语2101班邓耀洲也在帮助参展商们解决问题的同时,对于发挥专业所长、增进吉林与东北亚各国的友好交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要学好专业知识,发挥专业本领,在实践中锤炼意志,为吉林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