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右旗的草原和我印象中的草原不一样。
最初,我印象中的草原应该来自那首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后来见到真正的草原,感觉和民歌里唱得差不多,天空寂寥无际,原野茫茫不尽,一眼望去,直到天边,直到蓝天与草原的衔接处。那真叫一个辽阔,辽阔得一览无余,辽阔得缥缈虚无。凝视远方久了,苍茫与悲怆会油然而生,人便心虚气短起来,突然失了安全感,只想立刻穿越时光回到童年,紧紧攥住母亲的手,或者投入母亲温暖的怀抱。
此后,便对草原失去了兴趣,究其缘由,大概是因为自己山里长大,不习惯那种寂寥辽阔的视觉盛宴吧。
所以,当车辆载着我们一路向北,向着草原进发时,我厌厌的提不起精神,迷迷糊糊中竟然睡着了。
一阵喧哗伴随着赞叹,我发现车已停下,便本能地望向车外,不觉浑身一震。及至下得车来,小心翼翼地把目光投向远方,又慢慢地环视一圈,欣喜瞬间涌上心头。
这是巴林右旗的草原,站在草原上的我没有被那种辽阔苍茫得无依无靠的疼痛击中,也不再担心寂寞的天空因为少了支撑会突然掉落下来。这里蓝天如洗,白云悠悠,大地澄碧。这里也很辽阔,但不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那种,这里是另类地辽阔。一条路缎带般从脚下缭绕向远方,直至一抹苍翠作了这无垠绿色的照壁,那里是我们进入这翠绿世界的门户。然后呢,洗人眼目的青翠和碧绿便在这方天地间重重叠叠地肆意铺展开去,是的,是重重叠叠,巴林右旗草原的神奇之处正在于此,那满目的绿不是生长在平坦无垠的苍茫大地,而是铺展在起起伏伏的山岭上。这里青翠的山携着碧绿的岭,碧绿岭牵起青翠的山,山岭就这样以绿的底色,以极其张扬的姿态,相牵相携着支撑起蓝天,也把洗人眼目的青翠和碧绿起起伏伏地从眼前绵延向远方,一直荡漾到天的尽头。
那么,山岭的那边是什么样子呢?
也许还是这般一碧如洗起起伏伏地荡漾着生机盎然的绿吧;也许还有星星点点的珍珠白点缀在草原上,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和她的心上人策马并肩,放牧着羊群;也许还应该有个洁白的毡房,毡房里,阿布正在把热气腾腾的手把羊端上餐桌,毡房外,慈祥的额吉正在呼唤着姑娘和小伙回家吃饭;也许……还有许多的也许……
于是,有了去山坡那边的想法。似乎心有灵犀,带队老师招呼大家上车,继续向前。坐在车上,望着前面这道不算高的山岭,心想步行翻越会更好。巧的是巴林右旗草原再次满足了我这个愿望:一条小小的河沟——当地牧民称之为嗓子眼河——挡住了车的去路。
我跳下车,欣喜地加快脚步,很快登上了坡顶。极目四野,波翻浪涌的山岭拥抱着一大片更加生机盎然的草原,草原上银白色的花、金黄色的花热热闹闹地盛开着。山坡下,果真有一座洁白的毡房,只是没有羊群,也不见策马并肩的姑娘和小伙。那么,或许他们已经来过,或许他们正在来的路上吧。阿布和额吉呢?他们在毡房里吗?
“孰知山岭外,更有万重云”。
我喜欢上了这里,也隐约意识到了喜欢的缘由,原来,巴林右旗的草原是可以用来想象的。
夕阳收起最后一道霞光,然后夜的纱幕便慢慢降了下来。草原的夜极静,静得让人怀疑自己的耳朵成了摆设。偶尔一两声鸟鸣,没待搅动起黏稠的夜色,复又被无边的寂静吞没。置身于此,你的灵魂早已扇动起轻盈的翅膀,或去了远古的洪荒,或飞升九天云外,在灿烂的星河间飞翔。
记不清有多少年没看过这样的星空了。一条银河横过夜空,满眼群星璀璨,恍惚间让人觉得那些以光年计算的距离,变得近在咫尺,你可以和那颗最亮的星星深情对视,也可以和那颗忽明忽暗羞羞答答的星星倾心相谈。我在银河两边仔细寻找着,“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快到七夕了吧,记得儿时,有许多次,母亲领着我仰望星空,就如现在这般,在银河两边寻找两颗很明亮的星星。母亲告诉我,天河这边的是织女星,另一边的是牛郞星,在牛郞星两侧,还各有一颗暗一点的小星星,那是牛郞和织女的一双儿女,被牛郞放到篮子里担着一路追上了天庭。离牛郞星稍远一点的几颗暗暗的小星星组成个菱形,那是织女织锦用的天梭,她隔着天河抛给牛郞做个念想,劝牛郞返回人间吧,好好抚养一双儿女长大。
当时我曾止不住地想,七夕鹊桥会时,牛郞一定会担着一双儿女,让他们和妈妈见上一面。他们后来长大了吗?长大后和妈妈团聚了吗?
跟着母亲仰望浩瀚星空,听母亲讲哀婉动人的故事,成了童年时培养我想象力的最初启蒙。现在母亲也成为天上的一颗星了,应该是哪一颗呢?
在巴林右旗草原之夜仰望星空,我最终没能在璀璨的星空中找到属于母亲的那一颗,也没有在银河两边找到牛郞星和织女星还有他们的孩子,但是我并不遗憾。我发现,我的想象力还在,有了想象力,我就有了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尘世中拥抱明天的勇气和继续前行的希望。
常常午夜梦回,是那如波涛般涌动着的重重叠叠起起伏伏的青翠和碧绿,半梦半醒间,我知道,那是巴林右旗的草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