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评论

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彰显时代气息

徐向东

“希望你们牢记使命责任,坚定航空报国志向,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努力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步伐,让中国的飞机用上更加强劲的‘中国心’,为建设航空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贡献力量。”在给中国航发黎明发动机装配厂“李志强班”职工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殷切期望,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广大产业工人的亲切关怀,是对全国亿万职工群众的巨大鼓舞。要把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砥砺奋进的力量源泉,矢志创新、勇攀高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凝聚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磅礴力量。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近年来,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初步探索出一条自主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大家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李志强班”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航空制造由于材料复杂、零部件多,对技能人员要求非常高,“李志强班”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李志强的名字命名,主要负责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总体装配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作出了积极贡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李志强班”职工的重要回信精神,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把握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关于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意义重大,我们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

劳动者的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劳模与工匠始终是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奋进路上,少不了广大产业工人的矢志奋斗,少不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精神力量。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迈向新征程,需要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更加彰显时代气息。

以精益求精撑起“中国制造”。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工匠以工艺专长造物,在专业的不断精进与突破中演绎着“能人所不能”的精湛技艺,凭借的是精益求精的追求。航空发动机的组装是一个复杂、系统的浩大工程,成千上万个零件间的衔接异常精细,堪称极致的工业艺术。在多年的实际操作中,李志强练就了精湛的装配技艺,总结提炼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装配操作法,多次创造了单月发动机装配交付的纪录。小到一枚螺丝钉、一根电缆的打磨,大到飞机、高铁等大国重器的锻造,工匠们都追求技能上的完美和极致,展现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匠心。正是一代代一批批劳动者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推动我国从一个基础薄弱、工业水平落后的国家,成长为世界制造大国。

用创新突破诠释“中国创造”。创新驱动需要创新型人才,其中包括能工巧匠和高级技师。多年来,李志强与班组成员在装配操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他们把每一次装配都当作考验,在破解难题、技术攻关上敢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累计实现工艺创新126项,自行研制工装工具312件,拉动各层次技术、生产骨干开展技术创新项目32项,申报发明专利50余项,先后解决科研装配技术难题52项。大国工匠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不懈的创新进步,实现了一项项工艺革新,完成了一系列技术攻坚。他们是支撑中国制造的重要力量,也是锻造“创新中国”的劳动者大军。广大技能人才要进一步激发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干劲,展现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精气神。

不断接力传承“中国风范”。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人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逐渐进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大国工匠的技能特质被赋予了新的丰富内涵。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一方面,要靠技能人才自身积极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成为传统技艺传承、新兴技术攻关、工艺难题破解的“先锋队”。另一方面,围绕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全链条、各环节完善制度、搭建平台,厚植劳模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土壤。认真落实中办、国办2022年10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完善相关机制,让更多劳动模范、技术能手脱颖而出。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