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3版:科教卫

稻谷金黄蟹儿肥

本报记者 张鹤

金秋九月,稻田美,蟹儿肥。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南崴子村的稻渔科技小院实验田里,小院首席专家、吉林农业大学教授王秋举正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稻田中,查看虾蟹生长情况。

在吉林这片黑土地上养虾养蟹?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可通过科技小院,这种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2016年,王秋举前往上海海洋大学进修时发现,南方的河蟹个头大,卖几十元一只。而咱们省的河蟹普遍重约一两,一斤仅卖十几元。回来后,她不断思考,该如何让吉林人吃上本地养殖的虾蟹,实现致富增收。

经过多方调研,王秋举认定:采取稻渔综合种养的模式是最好的办法。于是2018年,她组建起团队,同丈夫一起带着研究生来到南崴子村,依托蓝谷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科技小院,专攻虾蟹养殖技术。

一个小院,几间平房,师生们穿着长雨靴,裤腿上裹着泥巴水,整日在稻田里进进出出。可就算这样,还是受到了当地人的质疑:“城里人、学生娃哪种得好地?更别提养殖了,肯定又是来走走过场,过几天就回去了。”村民们没想到的是,小院里,这支队伍掀起了一场关于稻渔的变革。

经过研究,科研团队发现,原始的稻田养蟹模式相对粗放,急需摸索出一套适宜当地的放养技术。于是,他们连续几年都会在水稻插秧前来到小院,一住就是大半年,在稻田地里摸爬滚打,最终建立起了一套具有吉林特色的“双边沟+分箱式插秧”稻田养殖虾蟹模式,每亩地稻田综合收益近千元。这种模式不仅在实际应用中获得认可,还在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大赛中获得了特等奖。

种稻养虾蟹,增产又增收。如此一来,原本质疑的村民全都心服口服,争相加入合作社,认真学习稻渔种养结合技术。

如今,谁家再遇到什么难题,都会习惯性地走进稻渔科技小院,因为“这些城里娃娃们的办法真管用”!

“我们不是不上课,而是通过科技小院,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既可以让学生们学习理论知识,又可以通过调研为老乡们解决实际问题。”王秋举表示,她所带的研究生平均每年在小院的驻扎时间长达200天,学生们在田间地头碰到的问题,都是在校园和实验室里碰不到的。遇到的问题,也可以第一时间研究解决。

“学生如果创新开发了什么新技术,还可以直接在村里的示范田实践,这样能够让村民们近距离看到实际效果,再手把手把技术教给大家,真正做到‘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王秋举话语里信心满满。

“天天与水稻、虾蟹打交道,乐趣越来越多。”学生们都说,这些在科技小院里的经历,带给他们的不光是专业上的长进,更是综合素养的历练、爱农情怀的培养。即使不在南崴子村,平时只要是路过水稻田,自己也会情不自禁想下到田地里,看看庄稼都长得咋样……

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如今,像公主岭稻渔科技小院一样,越来越多的小院已在吉林遍地开花,覆盖了蓝莓、桑黄、肉牛、玉米、人参、水稻、食用菌等我省不同的生态区域资源。

践行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理念,各个科技小院正孕育着广袤乡村的美好未来,它们有效地把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这三重目标有机结合到一起。

在这场多方合作共赢的奔赴中,一座座科技小院必将让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结出硕果,必将在我省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