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流行阵线

白云生处有嶲城

□鲁钟思

越西县苹果节“苹果王”评选现场

越西娃娃们纯真的笑脸

1

山是山,云是云,大凉山却不仅仅是一座山。穿越大半个中国,只为一睹你的风采。

天色渐暗,第二段行程即将开始。

在成都南站,远远地,我就看到了一抹鲜明的绿。纪录片《走近大凉山》里那通往大山深处的绿皮火车身影不时在脑海里闪现,而此刻,去年年底开通、通往越西的高铁分明就停靠在眼前。

随着大包小裹的人群走上列车,终于在满员的车厢里找到了我的座位。帮邻座的大姐调整座椅后,我俩简单交流几句,原来她是彝族人,更有缘的是,我俩都到越西。

大姐听到“越西”后,眼睛一亮,随即低着头在兜里左翻右翻。不一会,两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就出现在我面前了。

“给你吃。”大姐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温柔地说。

我谢过大姐,接过苹果,心里升腾起无限暖意。这时才细细打量她:黝黑的面庞,一双深邃的眼睛,眼角虽已爬上了几条皱纹,但依旧美丽,笑起来还有两个浅浅的梨涡。

啊,越西的苹果!

咬了一口,果香浓郁,脆甜可口,我俩相视一笑。

万万想不到,3000多公里的行程,身未到,我的味蕾却已领先一步,率先抵达文昌故里、苹果之都了呢!

2

跟随中国副刊研究会在小城越西采访调研的日子里,我常常有种误入白云生处的错觉。

越西,古称越嶲,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古语云:“嶲者,山之佳城也。”

时值金秋,汽车行驶在越西的盘山道上,看车窗外云朵低垂,轻轻笼罩在青山之上,重重似画,曲曲如屏,一派朦胧的仙境之姿。云很近,山不远,我们甚至能和山间变幻的白云擦肩。此情此景,越西作家阿苏越尔的诗句忽地像云那样,飘进我的脑海:


“我一直想以海拔4791米的高度/也就是俄洛则俄雪山的高度/在大凉山北部的音律里健步行走/并且在彩云之端与你相亲相爱”


在普雄镇,在呷古村,在小项岭,我们常常不自觉就入云深处,但见远山连绵,云烟渺渺。李白曾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曾几何时,大凉山曾是中国贫穷的地区之一。如今,这些从贫困中走出的人们,手可揽云彩,心怀馥郁香,苹果种植正是其中的致富法宝之一。

越西苹果久负盛名。我们的随车导游、在越西县妇联工作的马尔呷莫向我们介绍了越西的苹果为何会这么甜: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以及2000米左右的高海拔,尤其适宜栽种苹果。

实地参加越西县现代产业园区的苹果节后,不同种类的苹果、葡萄蔚为壮观,甘甜爽口。与连绵起伏的青山白云相映成趣,“果香嶲州”的舞台就搭建在大自然的崇山峻岭之中。前方是现代化的舞美,后面则是大山深处白云千载空悠悠的独特意境。鲜美丰润的水果和身着彝族服饰的秀美女子,手执百年月琴弹起悠扬旋律的老人,在云雾缭绕的青山之下,好似一首温馨恬静的田园散文诗……而在夜幕低垂后,同样的舞台上,越西苹果节音乐会如期而至。动静皆宜,瓜果飘香,人美情真,大山深处的音乐节,人和苹果都是主角。

彝族刺绣,更是彝乡风情里最旖旎灿烂的一环,被誉为“指尖瑰宝”。彝族女性能歌善舞,心灵手巧,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六七岁的女孩,个个会刺绣。采访时,我们常能看到彝族妇女三五成群地围坐一团,形形色色的图案,在她们手中,像变魔法般绣画出来。一位阿姨在绣图样,我问那是什么?阿姨说,“是羊大。”“羊大为美吗?”阿姨颔首微笑,随即又开始忙碌了。

彝绣之外,大家的目光几乎都被那些包裹在母亲背上的小宝宝们吸引了。

宝宝们就那么甜甜地、憨憨地睡着。微风吹拂,宝宝头上戴着母亲精心缝制的发带,抵御寒风冷气,像一朵斜靠在母亲肩膀上的花苞。哪怕中间醒了,也不哭不闹,安静乖巧地睁着懵懂的双眼东张西望,被人一逗,就“咯咯咯”地笑出声。笑声让埋首刺绣的母亲和我们的嘴角,接二连三地荡起了朵朵莲花。

3

越西的历史很长,汉武帝时期,因越过嶲水设郡县而得名。2000多年的建制历史呼啸而过,我们匆匆又短暂地与它相遇,心河间至此泛起了一叶名为越西的扁舟……

在“零关古道”遗址处,司马相如留下了“通零关,桥孙水,以通邛笮”的传奇。细细听,那哒哒的马蹄声似乎还在耳畔响起,云笼雾萦中,悠悠古道、南方丝绸之路就这样一寸一寸地在小相岭延伸。

这里还留下了诸葛亮的足迹与墨迹。为平定南中四郡反叛,公元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分三路南征,其中的一路大军经过越西。诸葛亮曾在小相岭主峰,书“今日山头”,和山南的登相营遥相辉映。

素有“北孔南张”之称的文昌帝君张亚子,诞生于越西,这里是名副其实的“文昌故里”。水观音碧潭潭水幽幽,我们一路伴着青翠、红砖拾级而上,终于近距离感受到了文昌大庙的胜景和文昌文化。

更难忘,中国越西红军长征纪念馆和“红军洞”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其实,在汤汤嶲水之外,今日的越西,更多的是未染尘埃、如璞玉般的热心与朴实。

手机曾预报在越西的几日都有雨,退休前曾在气象局工作的随车顾问吉于阿布老师听闻,信誓旦旦地向我们保证:“我们这里经常预报有雨,但大都不会下的。”说也奇怪,那几日虽然云深雾重,却几乎不曾下雨。又一日,阿布老师身着彝族服饰,肩披“英雄带”,从彝语讲到火把节,从太阳崇拜讲到三星堆,大家听得入神,开玩笑说,论相貌,阿布老师好像“三星堆”啊!一车人笑倒一片……

就像高铁上送我苹果的大姐、呷古村请我喝涝渣米酒的村民,还有善良美丽的随车导游马尔呷莫,在小城越西,淳朴俯仰皆是,无邪处处可寻。

周末那天,普雄镇尝新米节仪式临近尾声时,几个当地村落的小孩,像百灵鸟般,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坐在了长梯上,看着热闹的人群和空蒙的山色。

大孩子不过八九岁的模样,小的,还在穿着开裆裤。越西常年光照充足,孩子们健康的小麦肤色下,扑闪着一双双黑曜石般的眼睛,就像山间烂漫的小花,那么纯真,又那么炽烈。

其中一位齐刘海、身穿橙色衣服的小姑娘的眼睛尤其漂亮。仪式结束,采风团转向村落,小姑娘在我面前蹦蹦跳跳,旁边的男孩跑过去,冲她喊道:“好像去你家参观啦!”小姑娘听后欢乐地飞奔,还不时回头看我跟上没有。到了她家后,大家正在对着一位彝族女子拍照,小姑娘却并不靠近。我悄悄问她:“那是你妈妈吗?”她摇摇头:“我妈妈打工去了。”此时,热闹的人群已走入下一户,我和她挥手告别,她站在家门口,面带微微笑,向我摆摆手。

直到从下一户走出,我回头,她仍在那里,像大山里一只挥动翅膀、踌躇着要翩翩起舞的小蝴蝶……

回到长春后,我有时会刷到朋友圈里越西的风光和彝绣,不由得会想起那日高铁上的苹果、那个云蒸霞蔚的小城、那双明亮的眼睛……我明明没带走一片云彩,却分明带走了白云生处里一段最纯真的回忆。

(龙新华 摄影)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