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5版:东北风

中关园48—103

张秀枫

1994年初春,我应约为北京一家出版社策划了一套十部计五百多万字的大型丛书“中国文化经典名著大系”。丛书旨在梳理、总结、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经过多次论证,决定延请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作为“大系”的总主编。

比想象的要顺利得多,张岱年先生慨允了我们的请求。

张岱年先生出身名门,我国现代著名学者。24岁时,张岱年已在清华大学执教中国哲学大纲,28岁因出版50万字的《中国哲学大纲》而名动江左。新中国成立后,出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同时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等多项社会职务。可谓杏坛大师、学界翘楚,名满天下。

当我与出版社的编辑关力从安定门乘坐黄色“面的”到达北京大学时,黄昏已经降临。我们按照张岱年先生电话中告知的地址,找到了中关园48号楼,走进了103室。这是一个小厅加三间小卧室的旧房子。在小厅里,我们见到了一位头发斑白、举止儒雅的先生,于是上前握手。那位先生热情地请我们坐下后说,您二位是找张岱年先生吧,我是他儿子。我父亲出去了,半小时左右会回来,您二位等一下可以吗?

张岱年先生的公子是北大物理系教授。这个使用面积仅有五十多平方米的房子住了张家老少三代五口人。屋子里全是旧家具,多数家具上还钉有北京大学编号多少多少的小铁牌。小厅里到处都是中外文图书和杂志,走路时需十分小心。

等候中,我参观靠墙的书架。先生著作等身,特别是关于哲学史的研究,有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建树,却没有找到先生自己的著作。玻璃柜门上,夹着一些照片,其中有一帧“中国孔子学会年会”的合影照,张岱年先生云淡风轻。

先生宠辱不惊、人淡如菊的胸襟和品性,令我唏嘘感叹,心生波澜。

不知什么时候,先生回来了,脚步轻得如一缕月光。先生中等偏高身材,清癯的脸庞,白发下的双眼像雪山下面的湖水,清澈而平静,深邃而辽阔。我和关力各自呈上了名片,他双手接过后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没有名片。

就在这间小厅里,我们签订了出版合同。

之后,我把“中国文化经典名著大系”各卷本主编撰写的导论和选目寄给了张岱年先生。半个月后,收到了他的回信。中号白色信封里塞得满满的,落款是圆润流畅的行书钢笔字“北京大学中关园48—103张岱年寄”。其后多次鱼雁往返,毫无二致。

这位“通古今之变、汇百代之流、融中西之长的一代宗师”,在繁忙的教学和社会活动之余,认真负责地阅读了各卷本的导论和选目,提出了真知灼见且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如“《忠经》不能与《孝经》并列”,在《潜夫论》后指出,“加《昌言》(选篇)”,在《复性书》后指出,“加《通书》(周敦颐,全文)”,在《中国神秘文化》卷中,他严肃地指出,“相书奇门不宜选”“《易林》应置于‘儒家’类”,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时年已届耄耋高龄的先生,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在孤灯之下思考执笔,我等思之,不胜惶惭。

“大系”需要一篇“总序”,按照先生的嘱托和指导,我以《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为题写了一个初稿,先生读后回复,“序写得不错,可用,我略加删改,今寄还,请再斟酌决定。序文可由两人署名,比较好些”。以我的资浅学薄,怎敢与大师并列?我亦深知,人家尊重我、鼓励我,不是我有什么了不起,而是人家才是真正的了不起。在先生的坚持中,我只能尊意难拂地以笔名石翔忝列其后。先生虚怀若谷、实事求是的高风亮节令我刻骨铭心。

季羡林先生说,“独对先生(指张岱年)的为人,则心仪已久。他奖掖后学,爱护学生,极有正义感,凛然一身正气,又绝不装腔作势,总是平等对人。再加上真正淡泊名利,惟学是务,在当今士林中,真堪为楷模了。”诚哉,斯言。

后来,因诸多原因,“大系”另寻东北一家高校出版社。先生十分体谅,他说,“现在出版学术著作很难,能够出书就已经不错了。”先生的宽容博厚及对弘扬传统文化的矢志不移,令人动容。

“大系”出版后,我将样书奉寄时,请先生明示如何将稿费寄他。很快,发自“北京大学中关园48—103张岱年寄”的信函便到了。全文如下:

张秀枫同志:

您好!

《中国文化经典名著大系》已经出版,甚好!承惠赠一套,十分感谢! 此书印得很好,是对于文化学术的一项贡献。我担任主编之一,不过挂名而已,并未参加实际工作,思之甚愧!总主编费决不能收。此书能顺利出版,这就可喜可贺了。

时安! 张岱年 96,5,20

反复阅读后发现,先生信中有一个字,可能是写错了,他没有随手划掉,而是剪了一张小纸重新写好,然后工工整整地贴上了。一个小小的细节,彰显了先生一丝不苟、力求完美的风范,这种“先前的风气”,令我心佩神往。

关于总主编费,我曾求诸出版过先生著作的出版机构,他们都说,张岱年先生一向把金钱看得很淡,不但从不像个别作者甚至某些大腕那样讨价还价,而且一再说明他只要最低标准的稿费,有时还提出“不要稿费”,正如这一次的“决不能收”总主编费。像先生这样理直气和、义正辞婉地拒绝金钱,令我想起了千岩万壑中的金子或高山上的雪莲。

先生曾用“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来概括中华民族精神,先生的为学为人,何尝不是这八个大字的具象和化身呢?先生的那封短柬,虽历经二三十年的沧桑变化,却没有被岁月所风蚀,其道德的重量和价值的情怀,成为我的精神财富,珍藏至今。

夜阑人静,思之邈邈。我独坐斗室,突然想起了一句话,天不言高而自高,地不言厚而自厚。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