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方面,介绍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变化、新特点,全面加强打防管控各项措施,深入开展“云剑”“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今年8月以来,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案数、造成财产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24%和20.5%。在持续织密筑牢防护网方面,会同有关部门推出建设涉诈预警劝阻系统等举措,成效明显。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总结好做法、好经验,以更加强烈的政治担当、使命担当、责任担当深化打击治理,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对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关键环节和制度构建以及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为打击治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宣传教育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重要措施之一,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部署要求,在大量卓有成效工作基础上,乘势而上,更好地在治理和防范中协同发力。要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普法、执法等各项工作,把社会宣传教育防范工作进一步落实落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制定实施,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撑。工作中,要注重源头治理,立足于各环节、全链条综合防范治理,着力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形势与特点的研判分析。犯罪分子利用新型电信网络技术手段组织化、链条化、跨境跨地域实施诈骗,其特点主要是:经济体量大、互联网普及率高、流动人口多的地区案件高发,被骗受害者有其群体特征;犯罪以输入为主,诈骗犯罪手段不断变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呈现出多行业支撑、产业化分布、集团化运作、精细化分工、跨境式布局等特征,“帮信”犯罪突出。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消息,当前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检法、冒充领导熟人以及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等类型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占比高。电信网络诈骗分工日益精细化,“黑灰产”推波助澜,通过辅助犯罪获利。不法分子通过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运用相关平台、通讯线路实施精准诈骗,为追踪溯源工作设置重重阻碍。《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出台前,与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的法律规定较为分散,这一法律的制定实施把实践中好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法律规定,为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行业治理提供了法律遵循。我们要在法治轨道上持续完善各方面责任,形成打击治理合力,切实提升反诈宣传实效性,防止潜在受害者上当受骗,守护百姓“钱袋子”。
强化协同,不断提升打击治理整体效能。反电信网络诈骗涉及电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综合措施、法律责任等环节和制度安排。必须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要把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加强警示宣传、做好预警防范等切实保障广大群众合法权益的成功做法总结好、推广好。打通宣传通道,利用微信平台和社区居民群、企事业单位工作群、学校群等打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精准覆盖的全省一体化反诈宣传体系。丰富宣传内容,借助网络平台和小程序开设反诈专区、植入反诈图片,联合运营商开通免费预防电诈彩铃,在火车站、机场、城市轨道交通及银行、商场、学校、小区等场景中进行“沉浸式反诈”警示教育。推动多方共同参与,促进有关单位共同开展反诈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广泛利用城乡广告屏、广告牌等提高反诈宣传与群众的“见面率”,加大乡村地区线下宣传面,力争线上线下宣传无死角。深入开展无诈社区创建活动,聘请相关社区干部、网格员担任反诈宣传联络员和志愿者,建立健全“警格+网格”联动预警宣防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反诈宣传进万家”集中宣传行动,提高入户宣传覆盖率。
持续发力,总结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和启示,提升广大群众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推向深入。群众的期待和呼声,就是工作的方向。要强化防范效能,不断加强资金预警、见面劝阻、延迟到账等具体举措。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反诈宣传工作的根本保障,工作中要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宁可腿跑断、嘴说破,也绝不让诈骗分子得逞。部门齐抓共管是解决反诈工作难题的有效手段。要注重挖掘各类社会资源,如在开展无诈社区(村屯)创建中做实“警格宣传”、做深“网格宣传”、做细“群体宣传”,让宣传参与队伍不断壮大。守正创新是破解新形势下新问题的重要一招。要不断创新思路举措,有的放矢地突破难点堵点痛点,坚持广泛宣传与精准宣传相结合,打防并举、防范为先,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