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郑岩)“你家三口人,养牛分红930元、光伏分红2500元、民宿分红900元、小额信贷分红1500元,还有公益岗位工资3600元已打到卡里啦!”近日,长白县十四道沟镇鸡冠砬子村脱贫户孙翠莲接过驻村第一书记栾宇递过来的5830元分红高兴得合不拢嘴。
目光转向双辽市兴隆镇耕耘村,同样拿到了分红资金的132户脱贫户(边缘户)面带喜色。大家高兴地说:“自从省委政研室包保帮扶以来,耕耘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年都有产业分红,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一直以来,省委政研室高度重视脱贫村、边境村包保帮扶工作,按照“1+3+1”工作思路,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关键抓手,从“一村一规划”入手,从群众急难愁盼干起,探索出“兴产业、建设施、抓善治、优景观”的振兴路子,为乡村“蜕变”按下加速键。
通过支持鸡冠砬子村党支部领办养殖专业合作社,借助高山草原独特优势,放大生态养牛规模,筹建标准化畜牧养殖场,探索科技赋能、种养循环、农牧循环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协调帮扶资金40万元开发建设为期3年的绿色有机中草药种植项目,项目循环发展到30亩后村集体年可增收20万元;建设绿色有机虎眼万年青种植基地60余亩,为村民就地就近就业提供岗位;依托秀美山峰、湖泊湿地、高山草原等自然景观,开发石门湖水上民宿,举办“丰收节”“摄影节”,开展研学、团建和乡村旅游,强化边境村人气集聚。与此同时,不断加快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建设,统筹“鸡冠秀峰”“高山草原”“湿地观光”等旅游资源,融入闯关东文化、红色文化等元素,打造美丽乡村的“鸭绿江景观带”。202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预计实现1.83万元,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58万元。
面对耕耘村处于半干旱地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实际情况,省委政研室把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与农民增收有效结合,协调资金1100万元投资建设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达产后每公顷粮食增产一成半以上,产量稳定在2.5万斤左右,土地流转价格5年内翻了一番;组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把200余户农户“嵌”到产业链上,通过适度规模经营、集中采购生产资料,每户农户节约种粮成本15%至20%,增收800元以上;引进光伏电站、苗木、桑黄种植基地项目,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8万元,累计为脱贫户分红137万元;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庭院经济,助力农业机械、罐车运输、建筑施工等10余个富民项目发展。几年来,相继投资1400余万元修建水泥路12公里,安装路灯200余盏,村内形成“四横三纵”路网格局,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道路建设示范村。围绕改善村容村貌,集中力量攻坚危房改造,打造文化活动广场、村口雕塑和沿街绿化景观带,农村文明新风越来越浓厚。
“乡村振兴工作任重而道远。”省委政研室主要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助力集体经济实力增强,积极推进各项帮扶措施落地见效,让百姓看到变化、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