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
王丽娜: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呼吸科主治医师
潘维娜: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主治医师
荆薇: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
肺炎支原体
王丽娜: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病毒,也不是细菌,它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平时存在散发的病例,全年均可以发病,以冬春季较多,每隔3—7年就可以发生一次地区性的流行。肺炎支原体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各年龄组儿童均可以发病。
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轻重不一,重症可引起坏死性肺炎、胸腔积液等,可伴有多脏器的损伤。治疗除了药物以外,可以辅助可弯曲支气管镜治疗、肺康复治疗,以减少肺不张、闭塞性支气管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除了注意手卫生,经常通风外,可通过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等方式来预防。
呼吸道合胞病毒
王丽娜:呼吸道合胞病毒英文简称RSV,感染极广、传染性极强,再感染发生率非常高,病毒潜伏期约2—8天,成人和儿童均可引起感染,其中成人和年纪大的孩子一般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对婴幼儿则是造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它可以引起间质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喘息、气促。引起肺炎多见于在3岁以下的儿童,1—6个月可见较重病例,男孩多于女孩。
传播主要通过鼻咽黏膜、眼黏膜,接触含有RSV的分泌物或污染物而被感染。RSV传播的媒介包括唾液、鼻涕、被污染的手和物体等。所以,预防感染需要注意室内通风,注意手卫生,公共场所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尤其是在家庭内部成员内。
鼻病毒
潘维娜:鼻病毒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因鼻腔温度适宜,喜欢聚集在鼻子里,引发鼻部症状,故而被称为鼻病毒,三分之一左右的感冒是由它引起的。它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感染鼻病毒,年幼、年长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
鼻病毒感染后通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咽痛、咳嗽等,可能伴有发热症状,轻症患者治疗以缓解症状、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一周左右可自愈,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可能会出现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对于严重的鼻病毒感染需要进一步的医学干预。
因为生活中鼻病毒非常常见,而且容易反复感染,所以大家要注意预防,做好个人防护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勤洗手、注意室内通风、戴口罩,感染高峰的时候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等。另外,坚持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充足的休息、均衡饮食,也有助于预防病毒感染。
腺病毒
潘维娜:腺病毒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它可以引起呼吸道感染,还可以引起膀胱炎、眼结膜炎、胃肠道疾病及脑炎等。有症状的感染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潜伏期一般为2—21天,平均为3—8天,潜伏期末至发病急性期传染性最强。飞沫传播是呼吸道感染腺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另外还包括接触传播和粪口传播。腺病毒肺炎最常发生于6个月大至5岁期间,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
症状主要以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胃肠道症状为主,严重者可表现为反复高热、剧烈咳嗽、喘息等肺炎表现,而且病情较复杂,所以重症预判至关重要。目前尚没有明确针对腺病毒的特效治疗,临床上以对症支持、针对并发症治疗为主。
日常要做好手部卫生,不用脏手触摸口鼻眼等黏膜部位,避免接触腺病毒感染人群,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均衡营养饮食、适当运动、充足休息等。一旦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气短等严重症状,要及时就医。
新型冠状病毒
荆薇: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它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气溶胶和接触等方式传播。临床表示为发热、干咳、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危重患者可以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病、脑炎、急性脑血管病、酸碱失衡及休克。
因新冠病毒对过氧化氢、次氯酸、紫外线、温度均敏感,60摄氏度热处理1小时即可灭活,所以在家要进行有效的卫生清洁,同时坚持勤洗手、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流感病毒
荆薇:流感病毒也是一种RNA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主要致病型为甲型及乙型,通过空气飞沫、气溶胶传播。临床症状为发热、干咳、咽喉痛、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发热时可出现畏寒、寒战。儿童发热程度重于成人,并易伴发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紫外线、温度均敏感,56摄氏度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因此,要保持家庭干净,做好消毒工作,同时坚持勤洗手、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感染后症状十分相似,都会出现发热、干咳、头痛、咽喉痛等相关感冒症状,所以孩子如果出现相关症状,热湿比较高的话,建议到医院查明病原体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孩子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