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席上的义正辞严,踏查一线的爬山进林,信访窗口的耐心释法……哪个侧面的吉林检察人更让人印象深刻?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人民至上永无止境……吉林检察的新作为新业绩在哪些方面体现得更具象?
在对全省各条线、各地区检察工作进行深入采访后,笔者从六个维度看到了检察机关服务吉林振兴发展不平凡的2023年。
更“高”的办案质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是检察工作现代化的题中之意,高站位服务大局是贯穿检察工作的主线。
2023年,吉林检察紧紧围绕高质效办理案件、高站位服务大局,深耕主责主业,展现新的作为。
2023年2月的全省检察长会议上,省检察院党组明确了“六个必须坚持”的工作要求,将检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目标,更加细化地体现到了各条线的高质效履职上。
高质量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这几项数据指标具有关联性,要统筹研究背后反映的问题”“以往综合履职主要针对几项检察业务,现在多个条线指标都提出综合履职要求,要注意把握这一新的增长点”……每季度一次的数据分析研判会商会,讨论的总是格外热烈。各条线汇报的不仅是数据,更是全省各业务条线的质效和目标。
有哪些新的司法理念需要更新和转变,有哪些工作制度安排需要完善……这是锚定高质效履职目标进行的一次又一次精确校准,是实现“有质量的数量”和“有数量的质量”评价体系的现实落地。
为了更加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对不捕、不诉自由裁量权的规范,全省检察机关自我加压、积极探索,给规范行使检察权“加把锁”。通化地区检察机关在办理批捕案件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实质审查,依法精准作出批捕或不批捕决定。白城地区检察机关探索建立相对不起诉“三查三审三征求”工作机制,进一步丰富内部、外部的监督制约方式和渠道。
为了以高质效办案助力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省检察院密切与纪委监委的衔接配合,印发《关于加强全省职务犯罪专业化团队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加强对全省各级院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专业化指导,长春、吉林两市检察院职务犯罪检察部门分别被确定为首批、第二批全国检察机关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办理团队(基地)。针对司法工作人员的相关职务犯罪,检察机关严格依法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直接立案查办,取得较好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
高站位服务吉林发展大局。
2023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印发,其中第十一条明确规定“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推动民营企业合规守法经营”。涉案企业合规改革首次写入中央文件,标志着检察机关要以更高站位开展涉案企业合规工作,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托府院联动机制,长春市检察院继续扩容第三方机制管委会成员,2023年,在已有十家成员单位的基础上,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长春市人社局、市应急管理局、兴隆海关加入第三方机制管委会,为涉案企业合规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产业振兴的新部署,全省检察机关聚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精准发力,深入开展了行政检察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活动,依托深化“府院联动”机制,与省高法、司法厅联合会签涉企案件争议化解工作办法,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及时有效为企业纾难解困。各地区检察机关,立足区域优势,积极探索服务农业强省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将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与服务保障我省种业振兴、落实省委省政府“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战略部署相结合,建立种业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联系点制度,为种业创新提供针对性检察服务。
吉林市检察院与吉林市工商联健全常态化联络机制,检察长带头走访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服务,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化解司法援助难题,累计走访企业98家。创新搭建助企服务平台,妥善解决平台推送的各类案件。在吉林市高新技术产业检企服务中心,检察机关邀请专业的法律专家、顾问,参加“服务企业沙龙讲座”,面对面对接法治服务需求,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更“新”的履职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谋创新就是谋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2023年,吉林检察用更“新”的司法理念引领办案,用更“新”法律监督方式实现新发展、创造新业绩。
工作理念“新”。
2023年,最高检提出以“三种履职”推动“四大检察”融合发展,这是检察工作一体化思维新的实践展现,也是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工作的新课题。
吉林省检察机关立足实际,主动破题,制定了《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强化检察机关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包括线索联合研判、双重审查、双向移送,“全面审查”初核,控告申诉案件反向审视等在内的具体举措20条,明确了推进实施意见落实的配套制度清单。这一体系化的思考与谋划,来源于实践探索的总结、理论研究的深化、司法理念的更新。
“没有谁错谁对,我们主持召开磋商会的目的是通过沟通,统一在法律适用、相关单位职责、范围划定等方面的标准,消除分歧,推动问题解决。”延边州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高斌在介绍延边州开展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时,鲜明地讲到他们的“双赢多赢共赢”工作理念。他说,像这样的听证会、磋商会,延边州两级检察院接续组织了10场,覆盖了全州8个县市,以检察公益保护力量守护100多个行政村的水源地安全。
“为什么从最初的一个案件,变成了覆盖全州同步开展的一类问题的监督,为什么在现有材料基础上,还要实地踏查发现潜在可能的风险?”面对提问,办案检察官坚定地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既涉及生态环境问题,也涉及人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涉及老百姓每一天的生活,必须溯源治理、系统治理。”
秉持着这样的办案理念,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坚持把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放在基层社会治理大局中谋划和推进,积极发挥检察公益诉讼参与社会治理的效能。
理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一下子就完成的。2023年,省检察院与吉林大学联办企业合规研究中心,着重加强法律适用和理论研究;组织开展基层检察院领导素能培训班、全省检察长研讨班,从“一把手”能力水平提升抓起;打造专业精品课程,开展全省基层巡讲,把最新的司法理念覆盖全员、延伸到“末梢”……一系列工作举措,有效地将新时代检察工作新理念深植广大吉林检察干警的内心。
“我很关注吉林检察机关入选最高检发布的典型案例、指导性案例,从具体的案例中能够明显感到检察官的司法理念在更新,监督方式在创新。”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登科在参加省检察院工作座谈会时颇有感触地讲道。在2023年,我省共有39起案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优秀案例。
监督方式“新”。
2023年是数字检察工作飞速发展的一年,数字检察的出现,为提升法律监督能力提供了新方式,带来一场法律监督手段的革命。“数字检察牵引和带动检察工作理念、机制、方式和实践的创新,尤其是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动检察机关实现‘个案办理—类案监督—溯源治理’履职方式的创新。”在2023年2月召开的全省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推进会上,省检察院分管数字检察工作的负责人这样说。
省检察院紧紧抓住数据汇聚、整合、管理和应用统筹做实的规律,先后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吉林省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建立完善数字检察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将数字检察工作、数字检察办案团队建设等工作质效纳入对地区的绩效考核。在推进数字检察建设过程中,统一调度、及时推广先进工作经验,研发的跨境赌博类案检察监督模型在办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筛查出了大量非常重要的案件线索,发挥了数据要素效能,提升了检察工作质效。
2023年,全省检察机关共推荐20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参加全国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其中,长春市绿园区检察院研发的剥夺政治权利刑罚执行类案监督模型,荣获全国竞赛奖项,该模型整合了多个业务部门的数据,精准抓取罪犯脱管、漏管数据,进行智能化比对,及时通过纠正意见和检察建议等形式履职监督、交付整改,是综合运用大数据手段,实现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的生动实践。
“数字检察工作紧扣时代脉搏,检察机关运用大数据能够分析、研究、归类相关问题,促进由个案办理到类案问题解决,更加充分履行检察职能。”长春市政协委员、北京大成(长春)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林海军,在参加长春市检察院数字检察开放日后这样评价数字检察工作。
更“快”的服务步伐
“既要通过履职办案实现公平正义,也要让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实现”,这是契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检察履职要求。
2023年,吉林检察把“快”的服务步伐作为让群众满意的重要内容,交出了一份“速度”答卷。
31件最高检交办和17件自行排查的信访积案全部化解,提前4个月完成工作任务;
392件案件上门听证,检察官到当事人家门口,以更直接、更快速的方式办案,让当事人更方便,让社会公众多参与;
“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应”,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办理进展或结果答复、未办结后续每月进展答复,信访专员制度推动群众信访全速办理……
吉林检察人坚持以更快的速度,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温度。
伴随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轻刑类案件已经成为刑事犯罪结构中的主要部分,发案率呈逐年攀升趋势,如何更好地分配司法资源,如何在依法规范办理的前提下“快”起来,成为提升司法质效的关键因素。吉林市昌邑区检察院建立了“简案快办、繁案精办、类案专办”模式,在确保案件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办案效率,起诉案件平均办案期限从12天减到5天,不起诉案件平均办案期限从26天减到13天;辽源市检察院结合地区办案实际,制定《不起诉案件适用非刑罚处罚、处置措施工作指引》,综合考量被不起诉人悔过、预防犯罪、修复社会关系等因素,研判适用效果,结合风险评估机制及检察听证结果,依法提出合理的处罚措施。
“马上要进入雨季了,我们之前还在担心地面开裂、路面坍塌这些问题怎么办呢,现在真的很高兴,太感谢你们了!”几名社区居民对开展“回头看”工作的检察官说。这是通化市东昌区检察院办理督促履行建筑施工安全监管职责案中的一幕,针对建设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检察机关通过勘验现场、询问证人、咨询专业人员等方式,查明了因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不完善导致存在安全隐患的事实,通过“小案快办”方式,大幅提升办案质效,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并且通过持续跟进监督,督促行政机关积极履行职责,重新完善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有效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又好又快地将问题彻底解决。
更“美”的公益保护
“让绿色成为吉林最亮丽的底色,切实筑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坚强屏障”,这是吉林省委打造美丽中国吉林样本的战略部署。
2023年,吉林检察绘就“美”的画卷,将生态环境公益保护与美丽吉林建设紧紧系在一起。
芦苇摇曳、候鸟飞旋,水面静谧,清风习习……这里是美不胜收的向海,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景象。向海湿地是第一批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之一,湿地面积11369.47公顷,为保护好这片极具生态价值的湿地资源,检察机关创新举措、持续发力,针对向海湿地保护区核心区内非法围垦、非法围堤、违章建筑等违法行为开展监督,办理湿地保护公益诉讼案件20余件。通榆县检察院通过建立“湿地保护天眼”空天大数据应用平台,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巡查,及时发现湿地破坏线索,依法督促行政机关履行湿地保护职责,加强湿地生态保护。
黑土地保护事关粮食安全,事关14亿人的饭碗。为了切实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吉林省检察机关充分贯彻落实《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不断完善并深入践行“河长、湖长、林长、田长+检察长”等机制,做实检察长巡田、带头办案等工作举措,强化黑土地保护行政非诉执行监督,以违法乱占耕地、林地、草原等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件为重点,助力解决涉黑土地案件执行难题,督促恢复耕地5800余亩,督促清运固体废物垃圾2861吨,开展“检察长巡田”352次,发现并推动解决黑土地保护工作存在的“硬骨头”问题,通过“益心为公”平台协调环保志愿者共同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形成了更广范围的保护合力。
更“暖”的检察为民
人民检察为人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是检察机关的天然责任与使命。
2023年,吉林检察让“暖”心的服务、司法的温度传播得更远、覆盖得更广。
11月的龙井,已经天寒地冻、大雪纷飞。龙井市泗水村驻村第一书记魏来和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却热火朝天地忙碌在村里的玉米加工厂,让他这么有干劲的原因是村里560名村民的致富梦,是更好实现乡村振兴的政治任务。
作为省检察院派驻包保村第一书记的魏来,是驻村工作队的“老队员”,这是他扎根乡村的第6年,2023年12月,魏来被最高检评为“全国模范检察干部”。省检察院包保的龙井市3个行政村,已经连续六年,在省直部门乡村振兴包保帮扶成效考评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站在玉米加工厂的室外厂棚,一眼望去,能够眺望到整个泗水村,一条蜿蜒出村的水泥路、两侧整齐的太阳能路灯,照亮着魏来下山回村部的路,也像极了全体村民致富增收、不懈奋斗的前路:一路光亮,未来可期。
“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吉林检察的“暖”里有助力乡村振兴,也有助力纾忧解困。
生活在抚松县的退役军人何峰(化名),因为一起故意伤害案,变成了植物人,被告人无赔偿能力,而何峰又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尚有3名未成年子女需要照顾。抚松县检察院依托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开展多元化救助,主动协调推动县民政局、人社局、教育局等11个部门和社会组织对其开展针对性帮扶。
“热心接待、耐心倾听、细心解释、用心服务、公心处理”,这是省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带头开展的“五心”服务。全省检察机关把这样的“暖心”体现在日复一日的接待中,也落实到了矛盾纠纷化解的过程里,将“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切实融入到吉林检察履职办案全过程。
通过提供各种温馨提示、建立信访专员、定期通报、电话回访和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提升接访办信效率效果,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
通过全面推行“包案+听证+救助”三位一体化解信访矛盾工作机制,有效实现多元化解矛盾,用心为民办事。
通过建立司法救助“3+1”制度体系,推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有效衔接、与乡村振兴结合,让农村地区生活困难当事人得到及时救助、多元救助。
……
因为工作成效突出,2023年12月,省检察院第十检察部在全国检察机关第十次“双先”表彰中被荣记集体一等功,检察机关的“暖”让这张信访工作的名片更加闪亮。
孩子们的安全健康,关系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检察机关责无旁贷。全省各级检察院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推动“六大保护”凝聚合力,创新提出了“一案八查”办案机制,把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寓于每一起案件。2023年,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被团中央、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等15个单位联合确定为“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单位”。
更“拼”的奋斗姿态
“让求真务实、担当实干成为全体检察人员的鲜明履职特征”,这是最高检发出的全面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动员令,也是吉林检察人展现新作为的冲锋号。
2023年,吉林检察展现出了更“拼”的奋进姿态、更“严”的工作作风。
基层检察院是“末梢”“终端”,直面群众,感知需求。为进一步建强基层,2023年,吉林检察创新开展“第一方阵”示范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着力引导基层院奋力争先,争做“第一方阵”。先后对5个市州18个基层院开展调研,把情况摸透、把短板找准、把对策找实,围绕“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4个方面设置22项具体指标,让基层院重点“抓什么”“怎么抓”一目了然,在政策和资源上,也更加注重对基层的资源倾斜和帮扶力度。长春经开区检察院被最高检评为“全国模范检察院”,成为38个获奖单位之一。全省3个集体被最高检荣记集体一等功,先进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显现。
检察人才是“血液”“动能”,积聚能量,全面发展。“我们的红色资源保护、黑土地保护、无障碍环境设施走在了全国前列,检察长巡田已经成为响亮的吉林名片”,“80后”的安静静来自省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站在2023年第1期四新党建大讲堂的讲台上,她笃定地讲述着她眼中的吉林检察工作。一年来,像安静静这样走上党建大讲堂的青年业务骨干,已经有75名,覆盖全省12个市州分院、各个业务条线。结合党建谈业务,透过业务看政治,将讲政治的要求融合到司法办案全过程各环节,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中,既推动了机关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又助推了检察人员专业素质的全面提升。目前,省检察院已有三个党支部的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成果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在各条线崭露头角。
回望过去,吉林检察机关积极回应党和人民对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新期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更新法律监督理念,完善法律监督制度机制,提升法律监督效能,以扎实举措为建设现代化新吉林贡献智慧和力量。
展望未来,吉林检察将大力弘扬“以上率下、求真务实、追求极致”三种作风和“敢于担当、敬业奉献、清正廉洁”三种精神,切实推进检察工作理念、机制、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吉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