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3版:要闻

我省首单海关“区内直转”业务落地

本报1月24日讯(记者王旭 曲镜浔)今天,在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仓库内,吉林星联丝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将一批汽车零部件运至“待检区”,顺利完成了货物“保税状态”到“非保税状态”的转换,全程未出仓储区域,仅用时26分钟。这是2023年12月21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优化综合保税区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的公告》后,我省首单落地的“区内直转”业务。

此前,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内仓储物流企业,其货物严格按照“保税”与“非保税”状态区分管理,区内保税货物转为国内货物入区仓储需要实货进出卡口才可以实现。改革后,货物不用实际进出卡口,可以通过数据“跑路”替代货物“跑腿”,直接核增核减海关账册,不要求实货进出卡口的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货物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

吉林星联丝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报关经理王晓梅介绍,这项改革措施落地后,大大降低了人工、运输、场地等资源耗费,单笔业务短驳运输成本节省了一半,通关效率提升60%以上。

据了解,长春兴隆海关在公告发布的第一时间研究政策、调研企业发展需求、制定监管方案,指导企业完成库内“待检区”设置和计算机仓储管理系统(WMS系统)改造。目前,我省已有2家重点企业开展了“区内直转”业务,预估每年为企业节约各项成本约40万元。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