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理论评论

让扫码服务既温馨又“双赢”

柳五

《人民日报》近日刊文《别让“扫码”成负担》,引发了不少人的共情。文章说,随着应用场景增多,本该是方便快捷的“扫码”,却在有些时候变为一种负担,给个人生活带来困扰。越来越多的地方要扫码才提供服务,如果拒绝扫码,要么遭受冷遇,要么干脆办不了业务,无法享受服务。

在亮码、扫码已成日常行为的当下,大多数人都能够自如从容地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但是也要注意到少数群体因“数字鸿沟”所遭遇的窘迫与不便。如,在一些餐厅,有的老年人使用的是“老人机”,不能扫码点餐,有的老人虽然用了智能手机,但频繁下载、被要求关注公众号、打开小程序,还有的要跳转多个页面,对他们来说是繁琐之事,这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情况。对这一部分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精准服务措施,不能凡事都交给扫码来“一刀切”式解决。

科技赋能为的是让生活更美好,不能让智能服务成为一道障碍性门槛。只要心里装着群众,遇事就总有办法。持续改进服务,不断普及数字技术应用,不断推出定制化服务,一定能让各个群体感受到被理解、被关怀的温暖。

扫码泛化的同时,还有被滥用的风险,侵犯个人隐私等情况也不少见。这就需要念好紧箍咒,守牢扫码服务与个人权利的边界,建立健全社会服务扫码清单制度,规范商业扫码服务程序与机制等,同时加大涉及个人信息黑灰产业链惩处力度,有效保障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人民日报》文章认为,规范扫码服务,应当旨在既给商家或单位提供便利,又能够提升用户体验,这样才能保证二维码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双赢”。要将扫码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建立一个基于文明、法治、公平的便捷服务生态,切实强化对人民群众的高品质服务供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