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文化

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文艺力量

——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

本报记者 郭悦

日前,“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全国美术名家写生采风活动在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举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及20多位省内外美术名家在此进行采风创作。其间,范迪安主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虽然我来过很多次吉林,但是我还愿意再一次来,多几次来!”范迪安赞叹吉林美丽的自然风光。他表示,吉林美术发展有着新势头,新时代美术创作应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努力用精品奉献人民,凝心聚力,描绘和刻画出新时代的精气神。

“今天来到能‘一眼望三国’的防川,这里的独特性、唯一性是非常吸引人的。”他说,这是一次主题性的采风写生,主要是围绕延边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繁荣,特别是能够体现新时代发展的景象来展开创作。

范迪安曾创作过一幅作品《长白放歌》,画的是秋季长白山。“长白山的宽阔绵延和秋天的长云相交融,构成了一种非常辽阔的景象,而在辽阔中又富有纵深感和色彩变化。长白山四季的景象就是一幅又一幅的色彩交响曲,特别让人有兴致去描绘。”作为画家,他沉醉于吉林的自然风光外,对吉林的美术发展也有很高的评价。

“吉林的美术发展有独特的历史传统,特别是有着好的发展势头。吉林省的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都特别注重立足于黑土地,立足于东北振兴的这个时代大主题来进行深入生活,采风创作。”范迪安表示,紧扣时代发展主题使得吉林的美术在这些年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在美术的各个领域里面,吉林的油画是可圈可点的。近年来,吉林油画家依托长白山资源,注重挖掘思想内涵,通过参加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性创作以及全国巡展等方式,以其兼具思想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的创作,展现吉林山河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创造性地续写着吉林油画的厚重文脉。

“文艺作品的根本价值是要记录、描绘和反映时代的总体精神总体风貌,它既是艺术家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精神体现,更是扎根时代土壤中结出的果实,我们要不断地深入生活,扎根基层,感受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在文艺表达中敏感地触及到时代发展的根本特征、主流特征、突出特征。”

范迪安此行正是基于“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他呼吁广大文艺工作者把更多优质文艺资源引向广大基层,让更多的优质文艺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也是该项工程的重要目的。一方面让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的人民群众可以更多地欣赏优质文艺资源,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来感染人、鼓舞人、凝心聚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文艺的能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基层更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文艺工作者走到乡村来感受时代的发展,用自己的艺术才能服务基层、服务人民。范迪安和美术家们在防川共同完成了一幅长12米、宽1.4米的大型画作,取名为《放眼三国,边防千里》。在立意上,一方面是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边境特色,另一方面是赞美边疆地区人民为国家作出的重要贡献。

“要想了解一个地方,用艺术表达一个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多看、多感受。生活这个大课堂特别值得我们不断地走进去又走出来,通过循环反复,使作品更能够体现这个时代的内涵,描绘和刻画出时代的精气神。”范迪安说。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