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理论

牵牢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王雪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的先进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大势所趋,更是必然要求。我们必须牵牢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提供强大动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呈现交叉融合、高度复杂和多点突破的态势。重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以无所不在的渗透性、扩散性、带动性广泛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掌握更多数字与智能技术的新型劳动者,通用人工智能、智能机器设备等新型生产资料,数据等新型生产对象,都成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并大幅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随着科技进步对生产过程的重塑,新质生产力展现出比传统生产力更加强大的发展动能。推动吉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根本出路,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近年来,吉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未来要进一步抓牢发展机遇,持续激活科技创新动力,提升新质生产力前端供给能力。

聚焦重点领域开展科技研发攻关。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是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力。不同于一般的技术进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一旦成功,将迅速成为市场主导技术,进而重塑产业和市场竞争格局。“卡脖子”技术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是吉林全面振兴要突破的决胜点。激活科技创新动力,要以其为突破口,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将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增强科技硬实力。科学把握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整合大校大院大所大企创新资源,举全省之力构建有组织攻关核心技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新机制。围绕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利用高能级创新平台集中力量攻关,不断强化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添薪加柴。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发挥政府重要作用。现代经济增长历程表明,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是决定增长的内生变量,最大化聚集并释放出要素活力,企业是天然载体。科技创新必须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而企业对市场需求反应最灵敏,对技术升级意愿最强烈,是协同产学研的关键桥梁。吉林省产学研联合体打造已起势,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使其成为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大力发展高水平科技领军企业,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创新企业尤其是科技领军企业的“链主”作用,支持“链主”承担重大科技战略项目,通过“领军企业出题、科研机构答题”等模式,推行“订单式”研发,产出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专利。政府要发挥重要作用,千方百计为企业创造条件,通过积极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启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破茧成蝶”专项行动等举措,引导企业锚定“专精特新”,练就“独门绝技”,成为行业“隐形冠军”。同时进一步深挖企业科技需求,推动政策、人才、资金等要素向企业集聚。

着力推动“四链”深度融合。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是提升创新整体效能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目前,“四链”之间还存在不同程度脱节现象,尤其是科研供给与产业需求匹配度相对较低。比如科技成果、发明专利不断增加,但成果转化率、专利产业化率不高。推动“四链”融合就是要解决各链条生产要素高效配置的问题,这其中的关键是打通相关堵点,让各类创新要素在市场中充分流动,并向企业集聚。如促进资金链向其他“三链”流通融合,引导社会资金“投早投小投科技”,对于有融资困难的初创型科技企业,应多措并举,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难题。要畅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经济强的通道,疏通企业与高校院所沟通渠道,引导双方精准接轨,围绕重大任务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相关部门、高校院所、企业多方共同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凝聚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新质生产力要求人才层次不断提升,用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理念武装起来的新型劳动者将成为推动发展的主体。近年来,吉林省人才“引育留用”生态逐渐形成,不断升级的人才政策,让越来越多人才扎根吉林、干事创业,高端人才连续两年进大于出,2023年高校毕业生留吉率创历史新高。未来,应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将更多人才吸引到吉林、留在吉林,让更多“千里马”聚集吉林竞相奔腾。要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市场价值。实施“揭榜挂帅”“军令状”机制,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展示和发展平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深挖各类人才创新潜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支撑。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