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理论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教育力量

王月志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强调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教育、科技、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保障和强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交汇点,一定程度上是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广大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高校应从深化内涵、特色和融合发展的角度出发,努力在学科布局、办学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下功夫,以“新”促新、以“智”提质,积极开拓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学路径,在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新质生产力的跃升作出更大贡献。

适应产业发展趋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是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抓手。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学科专业调整要主动适应产业发展趋势,主动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围绕“新的工科专业,工科专业的新要求,交叉融合再出新”。广大高校应以创新为立足点,针对科技创新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及时增设新兴学科或相关课程,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对传统学科进行调整升级,推动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更新优化。特别是地方高校,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适应新质生产力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突破固有学科及水平的局限性,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关键点,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培育更具产业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交叉学科专业。

着眼新发展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大量拥有较高科技文化素质和信息素养、掌握各种新型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高素质劳动者。这要求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高校着眼新发展目标,注重与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提出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相衔接,既培养好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流工程技术人才,又培养好能创造性推动新质生产力跃升的拔尖创新人才。要积极推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内容、方法的变革,全面引入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以新知识培养新人才,以卓越工程师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紧缺人才定制班等新型培养平台为载体,大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全球视野,努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

连结多方主体,促进育人生态涵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筑牢人才根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统筹协调,更好构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人才协同开发体系。这其中,企业是重要的创新主体,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找准切入点开门办学,探索构建由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多元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育人系统,积极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以产业转型升级急需人才为导向,大力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推动学校和产业界在人才供给、培养方案、课程建设等方面深度合作。要将优质教育和创新资源整合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牵引一批课题、平台和成果发展应用,激发和释放各主体发展活力,推动构建协同育人优良生态,为培育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聚焦新科技发展,升级科研服务能力。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特点在“新”,关键在“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前沿技术正在全面引领产业发展新方向、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高校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趋势,推动科研工作向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立足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的创新需求,有效发挥人才、科研、资源、平台等各方面优势,推动校企联合攻关,强化应用技术研究和工程技术创新,打造服务新技术发展的坚实底座和科技创新基础,提升服务区域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加快发展的能力。

深化机制改革,激活创新发展活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人才、提供科技支持,机制改革创新是关键一环。广大高校应围绕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这一核心要素,进行系统的体制机制创新,以彻底打破束缚科技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创新的藩篱和障碍。要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集聚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面向教书育人、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着力构筑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科教平台。要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和考核评价机制,形成鼓励创造、宽容失败,各展所能、活力迸发的人才发展环境和氛围。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厚植现代教育理念,引导广大师生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和实践者。鼓励学校科技人才和青年学子立足所在行业和领域,运用专业知识,努力开展产业技术攻坚,推进数字化转型,将科研创造的内在势能转化为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强大创新动能。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