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头顶警徽、肩扛警衔,就要永做人民公仆、勇担戍边职责,将满腔热血注入吉林千里边关,守护一方平安、造福一方百姓。”日前,在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通化思想政治教育协作区政治教导员授课竞赛上,参赛选手王浩在宣讲结尾时发出这样的号召,引发在场民警强烈共鸣。
近年来,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增强队伍凝聚力、提升整体战斗力的重要一环、关键一招,用活红色资源、创新教育载体、拓宽传播路径,深入实施“千里边关党旗红、两江一线筑堡垒”铸魂育警工程,有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
充分立足驻地资源
吉林大地,铭刻了东北抗联将士14年艰苦卓绝的战斗足迹,遍布着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坚实厚重的红色资源成为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载体。
6月7日端午节前夕,家住临江市光荣院的抗战老兵王锡春迎来了看望自己的“警察儿子和闺女”——临江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民警们。虽已90岁高龄,王锡春依然精神矍铄、身姿挺拔。老人握着民警的手,深情地讲起了当年的烽火岁月。说到动情处,老人几度哽咽……
“王锡春老人就是一座活丰碑,他的英雄事迹让我们深受激励。作为一名驻守在鸭绿江畔的国门卫士,我们要传承老人这种不怕牺牲、无惧生死、献身祖国的精神,守好这片边关热土。”看着老人胸前的军功章,民警董彬彬说。
这是该总站注重运用“家门口”红色资源盘活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该总站充分依托杨靖宇烈士陵园、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四平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广泛开展“追寻抗联足迹、传承精神伟力”等主题实践活动,坚定为祖国守关、为人民戍边的信心决心;在重要时间节点,集中组织民警看望慰问抗战老兵和烈士遗属;将国门界碑界桩作为职业教育阵地,开展入警(任职)宣誓、授予(晋升)晋衔和发放戍守边疆纪念章等仪式教育,激发民警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
积极创新形式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民警心灵的建设,唯有不断“走新”,才能真正“走心”。6月5日,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收到共青团中央《感谢信》,感谢该总站推荐麻线边境派出所政治教导员王铁映同志参与共青团中央组织开展的“山海为邻 青春建功 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宣讲活动,为广大青年树立榜样、作出表率。王铁映同志能够从全国众多优秀青年中脱颖而出成为10名宣讲人之一,不仅源于其13年如一日扎根边疆、忠诚为民的过硬事迹,更得益于多次参与“一堂好课”“铸魂育警大讲堂”的实践历练。
“一堂好课”和“铸魂育警大讲堂”是该总站推行思政“云”课堂的创新之举。该总站针对青年民警认知特点,改变以往“你说我听”教育模式,充分发挥视频会议系统和信息化教育设备的倍增放大功能,把微课搬到云端,通过点对点、线连线的方式, 让广大民警随时随地接受教育,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触角延伸至基层每一处“神经末梢”。
着力建强警营文化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多年来,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以满足民警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稳步推进富有鲜明地域特点、民族特色和职业特征的边检文化体系建设。
来到珲春市圈河口岸最高处远眺,蜿蜒的图们江悠悠流淌,两岸风光尽收眼底,更有一条长达230余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廊横亘在山间,引得各地游客驻足观赏。
这是圈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为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于2022年9月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建成的“民族文化走廊”。该长廊依山而建,曲径通幽,与自然融为一体。5个不同主题的民族文化展区镶嵌其中,用40余块展板、600余幅图片传递着各族群众一家亲、携手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强音。
一站一特色,一队一品牌,一所一亮点。近年来,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坚持立足驻地历史人文资源,推动警营文化建设,以打造“长白山千里边疆文化”品牌为主线,抓建“国门廉政文化”“国防教育文化”“东北抗联文化”等实践教育基地, 持续扩大“国门党建一体化”等文化影响,建成总站警史教育中心及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站116处。倾力推出“戍边金达莱”系列文化品牌,每年举办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等活动,让警营文化沁人心田,有力展示了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的精神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