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1版:区域传真·长春

净月高新区:加速多业态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 季婷婷

净月高新区积极推动光电信息产业与低空经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通过登门拜访、电话沟通等方式,确定深圳天易、浙江大华等域外参展企业40家,通视光电、富维伟世通等域内参展企业16家。截至目前,已与长春智冉光电、长春华信科瑞等企业达成签约意向项目6个,总金额约9.9亿元。

走进净月高新区芯光产业园,参展企业长春光客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陈列间内,墙壁上密密麻麻排列着各类证书和奖牌,机载激光通信终端、近距离无线光通信模块等创新科技产品令人眼花缭乱,彰显了企业的发展实力。长春光客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吉林省新型研发机构,专注于无线光通信产品、自适应光学系统的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目前,已获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软件著作权40余项,注册商标3件,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与长春理工大学共建了光电探通技术创新实验室。今年3月,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联合研制的激光角反射器,成功实现卫星激光测距,首次实现民品角反射器卫星定轨标定。

长春光客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喆表示,企业参加此次光博会,主要是要展示卫星激光通信终端和机载激光通信终端,链接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希望通过光博会的影响力,扩大企业在激光通信领域的知名度。

近年来,净月高新区以创新主体培育、平台园区建设、校地院地合作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光电信息产业要素集聚,加速光电信息与汽车电子、低空经济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全力推动智能感知产业集聚区建设。

大力培育高成长企业。通过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培育了珩辉测量、通视光电、求是光谱、智冉光电等一批高成长的光电信息企业。聚焦孵化载体建设,全面拓展企业成长空间。全区共有各类孵化载体35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11家;在孵企业930家,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0.75亿元,同比增长13.9%。在此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创新孵化模式,围绕“链主”企业通视光电布局孵化优飞光机、奥特麦森、九鑫泉科技3家配套企业,形成聚集协同效应。

加速推进重大平台落位。与长春理工大学合作共建芯光产业园,引进智能传感、光谱芯片、光通信等企业5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转化科技成果87项,吸引投资2亿元,2023年园区实现产值4.6亿元。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合作共建了净月卫星遥感试验站,目前已升级为国家站,农田信息无线传感器全部覆盖,百亩卫星遥感监测试验农田已经投入使用。

“我们将在光博会上设置低空经济专题展区,全面展现长春市低空经济的前瞻性发展蓝图;突出展示净月高新区作为全市低空经济核心区,打造多元化‘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阶段性成果。”净月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向春表示,此次参展,将着力吸引人才、吸引企业、吸引项目在净月高新区落地生根,为长春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