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安图县紧紧抓住“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政策机遇,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以及区位优势,大力推动肉牛产业发展。安图农商银行作为乡村振兴主办行,服务“三农”主力军,紧密围绕县域肉牛产业发展,持续加大金融供给,助力打通产业振兴“大动脉”,促进乡村经济“微循环”,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6月末,该行肉牛产业贷款余额7000余万元,同比增长10.37%,支持20头以上规模养殖主体163户。
聚焦产业发展 强化资源倾斜
“有了这笔贷款,我的干劲可是更足了!”家住安图县新合乡西山村的孙耀胜高兴地说。
孙耀胜有着10多年的养牛经验,但苦于缺乏资金,牛舍无法扩建,养殖规模一直未能突破30头。安图农商银行在“七走进”走访对接时了解到他的资金需求,第一时间上门调查,3个工作日就为孙耀胜发放贷款30万元,帮助其扩大了养殖规模。
安图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金融助力“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要求,结合当地肉牛产业发展情况,统筹调配信贷资金,制定当年新增1700万元的贷款投放目标,做到应贷尽贷,全面满足养殖业信贷资金需求。对已建立的“整村授信”数据库和“双基优储”等系列活动走访收集的客户信息档案,甄选养殖户信息,聚焦肉牛产业龙头企业、养殖大户、散户等不同类型、规模主体,逐户开展深走访再摸排行动,详细了解养殖现状、出栏周期和融资需求,突出决策链条短的优势,积极推广活体抵押、吉信农e贷等贷款产品。根据客户养殖规模和资金需求,通过“借款人保险+禽畜活体登记+第三方监管”融资服务模式,灵活使用“抵押+信用+保证”综合信贷方案,实行差异化的产品定价策略,有效推动肉牛转化为金融资产。截至6月末,该行累计发放活体抵押贷款3900万元,余额2293万元;吉信农e贷预授信1739户,金额2.2亿元,用信金额1.58亿元。
聚焦服务模式 强化共享共建
“正愁没钱买饲料呢,农商行就给我打电话,询问是否需要贷款服务,真是太及时了!”养牛大户王大哥感慨地说。
最近,王大哥准备扩大养殖规模,从外省购进一批肉牛,将手中的积蓄全部用尽,导致流动资金短缺,肉牛的饲养成了问题。安图农商银行客户经理通过安图县养殖发展信息数据库的数据更新分析,发现王大哥有潜在融资需求,便马上精准对接,主动服务,为其发放了25万元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
为切实把金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安图农商银行与安图县政府签订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政银战略合作协议》,强化共享共建机制,与农业农村局、畜牧局和金融办实现信息互通,建立养殖业发展信息数据库,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并为其精准画像,结合“吉牛云”大数据平台,实时跟踪掌握肉牛产业发展信息,为精准对接养殖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同时立足“党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专项行动,该行组建“金融顾问+助理”服务队开展错时宣传,公示服务队联系方式,随时开展群众的咨询答疑,推动普惠金融服务走深走实。截至6月末,该行借助共享共建数据库精准开展乡村振兴对接会、产品推介会和座谈会9次,采集规模10头以上肉牛养殖户信息1400余户,实行名单制管理,落实专人对接服务。
聚焦政策落实 强化减费让利
“符合条件的养殖户,可以享受支农再贷款低利率优惠政策,一年能节省近1万元利息支出。”安图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正在牛舍旁给张大哥算着一笔经济账。
受养殖成本上涨影响,养牛大户张大哥的经营成本大幅增加,扩大养殖规模的计划也一再推迟。安图农商银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在做好贷前调查后,运用再贷款政策为其发放50万元贷款,不但解决了融资难题,同时还减轻了财务负担。
安图农商银行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精准把握信贷方向,贯彻落实减费让利要求,通过运用再贷款、利率优惠、匹配产品等措施,充分用好金融的“政策包”和“工具箱”,将金融产品、产业振兴与再贷款红利有效结合,降低肉牛养殖融资成本,提升再贷款政策的精准性、直达性和普惠性。截至6月末,该行运用再贷款资金发放肉牛贷款290余笔、金额5000余万元,贷款平均利率大大低于普通贷款利率,累计为养殖户节约财务成本50余万元。 (张雷 尹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