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高一时,我在笔记本的扉页上端正地写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了大学,读到了《离骚》《天问》《九歌》中的名篇;工作多年来,写作时常常会用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名句。本以为与屈原的缘分也就是纸上交流而已,没想到有机会参加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在湖北宜昌组织的屈原文化研讨会,得以拜谒屈原故里。
“寻根诗祖,问道宜昌”。寻则寻矣,不过目光所及,虽物已非物,尚可寻迹。问则难矣,问谁呢?道在何处?只能问山,问水,问乐平里了。
长江的浩渺烟波,没有引起我太多的兴趣,因为我神往的,只有屈原故里——秭归乐平里。车一路逶迤,穿山过江,虽风光无限,但我的神思似乎已经离开了身体,飞往乐平里了。
车停在一块写有“乐平里——屈原老家”石碑旁,走过屈平河上的吊桥,这就是2000多年前屈原出生、学习、成长的地方。
高山依旧,流水常新。屈原呢?也许那飞扬的诗情、爱国的精神、高洁的品格、不屈的灵魂依旧在山水间存续、滋长、茁壮!
降钟山巅矗立着屈原庙,但在山下,是看不到庙宇的,全被树木遮掩。弯弯绕绕攀过陡峭的石阶,到了庙前的广场上,屈原手握长剑侧头望向远方,面庞瘦削,衣袂飘飘,坚毅与不屈凝结在青铜之上。其旁是一株三百岁的黄连木,冠盖葱郁,这难道昭示着其求索之苦、命运之舛?抑或文脉枝繁、诗意叶茂?与其相对的,就是屈原庙了,庙虽不大,但即使到了山顶仍须仰视。白墙青瓦、飞檐如剑,就像一尊一袭白袍、头绾青巾的仙风道骨,直欲乘风凌云,其高洁崇伟令人拜服。据说,这庙宇始建于唐代,历代废兴搬迁,但都用了原址的基石,留存原貌,最后建于这降钟山上。无论怎么搬迁,岁月更迭,这里依然诗风氤氲,文脉长存。登上长长的石阶,一入庙堂,正面是白色的屈原雕像,与广场上的昂然不屈不同,屈原微微低头俯视,透着悲悯与希冀。
“呜呼,大夫!归去,来兮。”
“天,不可上兮,上有,云程万里;归来,归来,不可上兮,”
“地,不可下兮,下有,九关八极;归来,归来,不可下兮。”
“东,不可逝兮……南,不可往兮……西,不可向兮……北,不可去兮……”
“惟冀,屈公兮,返乎,故里;登彼,庙堂兮,是享,是宜。”
一场招魂祭祀仪式正在举行,楚韵吟唱,穿山越岭,在屈原家乡的山山水水间回荡;纸幡飘动,柳枝轻摇,唱诵中,我跟随屈原回到了2000多年前。
——少年屈原外出求学,回乡途中,捆书简的绳索突然断了,书简散落一地。书简是屈原的至爱,正在他无计可施之时,一旁耕地的老牛突然“哞”地叫了一声,摇头摆尾向屈原走来,用力地甩着鼻绳。乡亲们见灵牛献绳,便解下鼻绳帮屈原捆好书简。屈原离去,老牛不用鼻绳牵引,继续乖乖耕地。从此,乐平里的牛耕地就再也不用鼻绳了。
——一日,屈原家的大黄牛突然不见了,他漫山遍野地寻找,当寻到双虎山时,突然两只猛虎从林中冲了出来。屈原毫不畏惧,正准备拔剑迎击,突然天空隆隆作响,一口巨钟从天而降,罩住了两只恶虎,瞬间化作山丘。
——屈原少时即胸怀大志,为抒豪情,曾于山顶擂鼓明志。时至今日,响鼓溪中仍有一处响鼓岩,到得此处,便闻鼓声咚咚,时觉在西,时觉在东,不知所源,似是当年屈原遗响。
——屈原少时注重仪表,常随身携一铜镜。离别家乡时,赠予乡亲,不料铜镜坠地无踪。众乡亲掘地找寻,得一汪清泉,善者照之则美,恶者照之则丑。知善恶,见美丑,就是 “照面井”了。
——屈原与伙伴溪中戏水,偶然救得一四脚蛇。蛇感恩情,不愿离开,经年为蛟,守护着蛟家湾一坝好田,水源充沛,年年丰收。继而化龙而去,留下了“迴龙锁水”奇观。
——屈原有妹名幺姑,寻得一蔸宝草,割之即长,取之不尽。为受益全村,屈原带小伙伴去割草,幺姑一怒之下,将草拔起,谁知草下三十三条金丝缀着九十九颗珍珠。
——屈原每天课毕即去读书洞温书。一日,屈原得一梦,梦中仙人示之曰:真诗在民间。此后,屈原遍寻山野樵夫、田间农妇,终成《九歌》。
——乐平里有三丘稻田,其稻红梗红穗,颗粒饱满,米白如玉,清香怡人。相传“玉米三丘”是屈原泪珠所化,遗泽后人。
——屈原投江殉国后,秦军攻至乐平里,乡亲们愤起抗敌,突闻响鼓岩中鼓声激越,秦军胆寒。事毕遍寻不见擂鼓人,方知乃屈原魂归故里,擂鼓退敌,遂建“擂鼓台”以念之。
……
我还看见,故国倾覆之时,屈原壮志难酬,愤而抱石投江。众乡亲划船以赴,以端午祭之。
是的,端午在,屈原就在!
我们到乐平里时,端午刚过,但仍有村民在吟诗作唱、舞狮引龙。原来,在屈原故里,端午大过年,分为五月初五小端阳、五月十五大端阳、五月二十五末端阳,要整整过一个月。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以“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端午节》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里的端午是盛大的,是虔诚的。小端阳挂菖蒲、艾叶,饮雄黄酒;大端午龙舟竞渡;末端午送瘟船。而祭奠仪式则贯穿始终,人们设坛祭拜、游江、赛龙舟、舞龙狮、包粽子、举办诗会等。
是的,古韵楚风在,屈原就在。
三闾骚坛诗社,是诞生于明清时期的农民诗社,几百年来,这里的农民养成了“白天荷锄耕作,夜晚挑灯写诗”的习惯,诗书耕读就是这里的民风。每到端午和上九等节日,农民诗人们就举办盛大的诗会,吟诵、唱读、斗诗,楚风沛然,楚韵流长,至今而茂。秭归全县会员有2500人之众,发表诗作千余首,秭归因而被中国诗歌协会授予“中国诗歌之乡”美称。
这里到处都是屈原的影子,我甚至走路都要小心翼翼,不知道哪里曾有过屈原的痕迹,生怕一步下去,以我之凡搅扰了屈原之圣。
降钟山下的屈平河正在整修河道,疏浚是为了流长。家国情怀、浪漫诗情、高洁品格、桀骜不屈……2000多年来,屈原终究幻化成了长流不息的河,滋养着这方土地,浸润着人们的心田。这,就是我们纪念屈原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