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深处的柳条边是独特的文化存在。
柳条边是清政府为攘外安内修建的一条“干打垒”土墙,墙高、宽各约3尺,两侧有深沟,墙上植柳树,柳之间结绳,其军事上可御敌,民用上可以防流民涌入“皇封禁地”。柳条边,吉林境内西起布尔图库边门(今四平山门镇),东至舒兰法特亮甲山。《吉林通志》记载:“布尔图库门,旧名布尔图库苏巴尔汉,又名半拉山门。苏巴尔汉,国语塔也,以门之东南塔山为名。乾隆年间奉部文裁苏巴尔汗四字,唯称布尔图库门。”柳条边的修筑,基本确立了农耕、游牧、渔猎区域的界限。在这条“绿色长城”轴线上,又分边里、边外。边里是满族,边外是其他民族。无论边里还是边外都有自然风物和人文传奇,或许生命的绽放超乎你的想象。这条轴线的边里有个二十家子满族镇,隶属公主岭管辖。镇上,有一棵令当地居民和游客备感惊慕和顾惜的古榆树。这棵古榆树是自然界的奇迹,历史的见证者,我们在古榆树年轮上读出了时空流转、沧海桑田。
二十家子满族镇位于公主岭市区的西南部,周围环绕着连绵起伏的丘陵和森林。这里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榆树生长。春天,这里的榆树吐露新芽,充满生机;夏天,树荫下凉爽惬意;秋天,满树金黄;冬天,白雪皑皑,别有一番景象。
这棵古榆树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初,甚至更早,树干很粗,要几个成人拉手搂抱,树高40米左右,树冠达几十米。它历经风雨,依然挺立在二十家子这片土地上。当地的村民世世代代与这棵古榆树生活在一起,因为它不仅是自然奇葩,更是二十家子的编年史,二十家子第一户郭姓人家闯关东经此处,看到这里榆树“气象万千”,认定这里是风水宝地,就在这棵古榆树前选址建房搭屋,成了二十家子第一户人家,果然,清光绪十九年,郭家男儿郭兴伍中举。后来陆续有二十户人家在此落户,这便是二十家子满族镇的由来。在一些特殊的节日和喜庆日子里,村民们会围绕着古榆树举办一些纪念仪式,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敬意。
古榆树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与许多动人的传说和故事紧密相连。村民说,这里曾经是一个古老的驿站,商贾往来,车马喧嚣。榆树下是旅人们歇脚的地方,他们在树下休息、避风、打尖。久而久之,这棵古榆树也被赋予了“庇佑之神”的地位。
相传乾隆率重臣巡察“柳条边”防务时,在大榆树下憩息赋诗一首:
西接长城东属海,柳条结边画内外,
不关阨塞守藩篱,更匪舂筑劳民惫。
取之不尽山木多,植援因以限人过,
盛京吉林各分界,蒙古执役严谁何。
譬之文囿七十里,围场岂止逾倍蓰,
周防节制存古风,结绳示禁斯足矣。
我来策马循边东,高可逾越疏可通,
麋鹿来往外时获,其设还与不设同。
意存制具细何有,前人之法后人守,
金汤巩固万年清,讵系区区此树柳。
民间传说,这棵树能预测天气变化。每逢重大节气或有大事件发生时,这棵树的树叶会发出不同的声响,传递信息。有一次,当地村民准备庆祝丰收节,突然树叶沙沙作响,声音异乎寻常。村民们感到事态不妙,纷纷采取预防措施。果不其然,当晚一场罕见的暴风雨袭击了村庄,但由于提前做了防范,损失并不大。从此,神榆树的故事流传甚广,人们对它的崇拜也愈发坚定。其实,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感应的。
有谁能知晓古树见证了多少海誓山盟、忠贞不渝的爱情和悲欢离合呢?当地的孩子升学,青年男女恋爱、结婚都要到此,面向古榆树留下悄悄话,这是对大自然的尊崇,是对那棵古老生命的呵护和礼赞,是对生活的热爱,让平凡的日子浪漫些、更有仪式感。树上挂着的每一幅红绸都饱含着温情,据讲,古榆树上喜鹊窝最多时达几十个,应了那句民谚:喜鹊、老鸹奔旺枝。
古榆树除了承载历史和文化,其生态价值也不可忽视。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政府相关部门和当地居民也加大了对古榆树的保护和研究力度,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侵扰,确保这珍贵的自然遗产得以永续。
古榆树如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一年四季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古榆树是开放的课堂,有的学校在古榆树下现场开设了专门的研学课,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触摸、记录、绘画古榆树,了解其生长规律和生态价值,围绕古树生长的其他生物也进入他们的视野。学生们用诗歌、记叙文、说明文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学校还邀请学者、专家为学生们讲座,传授保护古树的知识,培养孩子们的生态意识,将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的理念植入到孩子们心中。
公主岭二十家子满族镇的古榆树,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世间的杰作;是柳条边历史和文化的见证者。它静默地矗立在这片土地上,无论是从生命价值、生态价值、文化美学,还是从经济效益来研究,古榆树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全社会的共识和努力,古榆树才能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枝繁叶茂,为我们留下更多美好的历史记忆和珍贵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