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评论

普及“救命神器”还需普及“救命神技”

付彪

提升全民急救能力,加强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是重要一环。公共场所不仅需要普及AED,还需要配套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增加培训力度,进一步扩大培训范围,让更多的人会用、敢用急救设配,才能最大效率发挥其救命作用。

据报道,不久前深圳市一名小学生突发心跳骤停,老师使用安装在学校里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紧急施救后,安全脱险。自2017年启动“公众电除颤计划”以来,深圳市公共场所已安装AED逾4.3万台,成功救治102名心跳骤停患者。

AED是一种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于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因其便携、易操作、效果好而被誉为“救命神器”,近年来已在越来越多地方的公共场所广泛配置。AED的普及使用,可以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机会,而在“黄金4分钟”内正确使用AED,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生存概率。但调查发现,公众对AED认知水平并不高,没有完全掌握操作方法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提高AED配置普及率,不仅要普及一种急救设备,还要普及急救意识与急救技能;不仅要解决关键时刻“没得用”的问题,更要解决好“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

目前,深圳市急救中心已在全市设立了12个急救培训基地,从2019年开始每年拿出上万个名额,面向全市年满18周岁零救护基础市民开展免费培训,学员通过考核后,可获得急救中心颁发的初级救护员证书。同时完善相关法规,给善人善举以充足底气。现在,会急救、敢急救的深圳市民越来越多。全国各地也在不断探索一些有益做法,如将急救培训纳入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在小学阶段把心肺复苏和正确使用AED作为健康教育的“必修课”,强制规定地铁、机场、铁路、公交站等公共场所服务与执勤人员和健身场馆、游泳馆等运动场所的教练员、救生员等特殊行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等等。

但这还远远不够。提升全民急救能力,加强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是重要一环。公共场所不仅需要普及AED,还需要配套的技能培训。各地应进一步增加培训力度,进一步扩大培训范围,让更多的人会用、敢用急救设配,才能最大效率发挥其救命作用。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