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个传统,各行各业都讲究有个祖师爷,在采参行业里,祖师爷是老把头孙良。不光是放山(采参)的人尊奉他为老把头,那些狩猎、采药、伐木的人也把他当作山神爷供奉。每年农历三月十六(相传是孙良生日)这天,人们要到山神庙、老把头坟烧香上供,不能到山神庙里、老把头坟前上香的,也要对着大树下的老把头牌位磕头祭拜,祈求老把头保佑自己进山平安。因而,长白山里的放山习俗,处处可见老把头的影子。
“家住莱阳本姓孙,漂洋过海来挖参,路上丢了亲兄弟,沿着蝲蛄河往上寻,三天吃了个蝲蝲蛄,不找到兄弟不甘心。”据传,这是孙良留下的绝命诗。相传明末清初时,山东莱阳人孙良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来到长白山里采参,在放山路上结识了伙伴张禄,后来两人失散。孙良没有背着人参回山东,而是沿着今天通化县境内的蝲蛄河寻找张禄,最后精疲力竭,在一块大青石上刻下这首绝命诗。后人被他的故事感动,将他安葬在蝲蛄河畔。今天,通化县快大茂镇湾湾川村的蝲蛄河北岸还有老把头坟遗迹,相传这就是老把头孙良的墓,至今香火不绝。
过去,放山是一件带有神秘色彩的事情。放山人进山要结队而行,在一名把头带领下集体行动,一言一行,禁忌极多。他们把采参当成神灵的恩赐,老把头孙良自然就成了放山人的信仰。
旧时人们进山采参,需要搭个窝棚(俗称压“戗子”)作为临时住处。窝棚东侧的大树下头要搭个“老爷府”,也就是修一座象征性的小庙,多是三块石头搭成。老爷府具有神圣的地位,是放山人的一种寄托所在。即便条件简陋得只能以草茎代香,以树叶代纸,也要祭拜老把头。
放山有诸多山规,基本都和老把头相关。进山找参,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休息时以敲树干(所谓“叫棍儿”)为信号,不能喊话。谁发现了人参都要“喊山”,大呼一声“棒槌”,其他人听到以后要“接山”,问问“什么货”。回答说:“x品叶”(这是根据人参茎叶形态来回答的,有五枝就称为“五品叶”或“五批叶”),其他人要喊“快当快当”。这四句话缺一不可。实际上这是把头防止有人私藏大山货的手段。
另外,发现老山参,要用红线或红头绳系住参茎,怕参跑掉。做饭的人(俗称“端锅的”)不去采参,而是在戗子里等着,还不能睡觉,说是他睡觉山上的人就迷糊,他吃饭山上的人就又饿又累;外出采参的人早晚两顿饭,不能在山上吃饭。据说,这都是老把头留下的规矩。端锅的做好早饭,得采四片树叶搁上一点饭去上供,如果树叶上的饭没了,就是老把头“收供”了,能保佑大伙儿挖到山参,如果多日没“收供”,把头就该领着大伙儿“拎房子”搬家了。
拨拉草找参,行话叫“压山”。压山遇到了蛇,放山人就会很高兴,他们称蛇为“钱串子”,认为这是老把头派来送宝的,他们认为哪儿有蛇,附近准有人参,因为蛇是护宝虫嘛。要是遇到了长红冠子蛇,把头就得从参兜子里拿出香和纸,就地点起香火带着大伙儿给老把头磕头,感谢老把头送宝来了。
一根梃上只发两个小叶的参俗称“二甲子”,放山人如果第一次挖到,也会高兴得立马给老把头烧香磕头。二甲子是小货,为啥这么高兴?因为有的六品叶被野兽或人踩了,可能趴在地下几年都不出头,出头的时候可能每根梃上只长两片叶子,像是二甲子。所以有时候发现的是二甲子,起出头却是六品叶,所以放山人把二甲子称为开山钥匙,是个好兆头。
真挖到了五品叶、六品叶这种大山货,得由把头背着,没等回到戗子就得“叫棍儿”,端锅的得赶快拿出准备好的纸马到老爷府等候。把头把棒槌包子放到老爷府前供好,大伙儿进山以后不洗脸洗手,这时也得先洗洗,然后升纸马、叩头,感谢老把头的恩赐。下山以后还要杀猪祭祀。
所谓棒槌包子,就是放山人挖到参,得用椴树皮或红松皮,里头衬上青苔和参埯子里的土,把参包起来,这就叫打棒槌包子,行话叫“票子”。这些“票子”由放山人的头头——德高望重的把头保管,把“票子”藏起来叫压票子,下山时把藏好的“票子”取出来叫起票子。压票子有难度,要靠把头丰富的经验,一不能让外人发现,二不能让“票子”时间长了受损。起票子也是把头亲自起,起出来以后要供到老爷府前,给老把头烧香磕头,然后参帮才能下山。压票子、起票子这些事情,别人不准偷看,也不准打听,无意间看到了也不准告诉任何人,更不准私自起票子。这些都是山规,过去的放山人都自觉遵守。
山规很多,有大有小。要是谁坐了树墩,那对不起,得向树墩磕仨头,然后罚跪至少一个时辰,大伙儿都得陪着,因为坐的是老把头的饭桌(一说是宝座)。要是端锅的先吃饭先睡觉,这也是大忌。还得供香,香灭前得提前续上,上一次香就得给老把头磕头祷告。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起了黑心私吞山货是最大的忌讳,要是有人把大伙儿的参偷出来跑了,那叫“起黑票子”。如果当时没被发现,那就只能按他的偷盗数额加倍罚粮,并让他到老把头坟或是老把头庙前跪下烧香、磕头、请罪,也就算完了。
有人犯了山规,大伙儿没发现,而他自己良心发现了,自己回到戗子后就主动跪在老爷府前磕头请罪。遇上这种事儿,大伙儿也不会责备他,用不了一会儿,把头就会喊他起来。这种自罚就算完事儿。
种种山规,本质上都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自我约束,不宜简单地视为封建迷信。作为放山人保护神的老把头,更多时候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