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奥运特刊

拳台9分钟,执着的15年

本报特派记者 张政

“常园赢了、常园赢了,第一,是冠军!”当计时器铃声响起的那一刻,现场中国拳击队和媒体都振臂欢呼,热泪盈眶。常园创造历史的这一刻仿佛时间凝固,现场的气氛是那么热烈和美妙。她成为了巴黎奥运会女子拳击54公斤级的冠军,同时也创造了历史,成为中国拳击第一个获得奥运金牌的女拳手。

常园的夺冠,填补了中国女子拳击在奥运会上的金牌空白。这不仅是她个人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刻,更是中国女子拳击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常园的成功,激励了无数中国拳击运动员,为他们的追梦之路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常园,这位来自石家庄的27岁姑娘,从一个武术世家中走出。9岁习武,10岁练习跆拳道,12岁时又被拳击深深吸引,主动找到教练提出加入拳击队。“我更喜欢那种面对面的挑战。”常园说,“拳击比赛更激烈,更刺激,更有技巧。”为激励自己,她在朋友圈的个性签名栏写道:“熬得住,你才出众;熬不住,你就出局。”就这样,常园“熬”到了巴黎。

经历了东京的遗憾,再次站在奥运赛场的常园更老练、更沉稳,也更犀利。她接连击败曾战胜过自己、比自己排位更高的种子选手,顺利晋级决赛并最终拿下冠军。夺冠后,常园忘情地亲吻拳台,她说:“为了这9分钟,我已经等了整整15年。”

颁奖台上,为常园颁发金牌的是我国冬奥会女子速度滑冰第一枚金牌获得者张虹。这一刻,两个创造了中国体育历史的人仿佛让时空交织在一起,这是中国体育非常有历史意义的画面。罗兰加洛斯体育场,在见证了我国选手郑钦文拿到奥运会我国女子单打网球首冠后,再一次见证了中国体育人创造新的历史。

站在冠军领奖台的那一刻,常园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这枚金牌是一拳一拳的累积和拳拳到肉付出的回报。当然,常园的成功也离不开团队的贡献,要感谢中国拳击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感谢他们用那双汗水洗礼的拳头,一次次挥向坚如磐石的金牌。

中国拳击所取得的突破性成就,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彰显了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决心。升国旗、奏国歌的那一刻,常园眼含热泪,这一次是喜悦的泪水,是获得金牌自豪的泪水。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