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数字魔墙”观看“活”起来的文物,在博物馆里变魔术、捏面塑、吹糖人,与NPC(非玩家角色)一起“魂穿”经典影视剧,走进图书馆开展亲子研学游……这个炎炎夏日,各大文化场馆的热情“宠粉”,让“文博热”“文旅热”在全省持续升温,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实现文化场馆与暑期文化需求的“双向奔赴”,我省各大场馆纷纷放下“身段”,整起“花活”:数字化陈展、沉浸式体验、情景式空间等一系列创新性改变令人目不暇接,科学小剧场、文化大课堂、亲子研学游等一系列个性化活动接踵而至。从“陈展本位”向“观众中心”的重心转移,让文化场馆褪去“高冷范儿”,走进群众身边,为这个暑假增添了许多“文化味儿”。
多元化陈展 解锁文化场馆的全新打开方式
点击数字触屏上的书画、瓷器、青铜器等馆藏文物,就可以任意放大、缩小,并360°观察文物。在省博物院一楼展厅的“数字魔墙”前,长春市民李女士和孩子通过数字触屏多角度观察着丙午神钩、白玉耳杯等一众“镇馆之宝”的图纹样式。“文物的3D立体化呈现令人耳目一新!”博物院的创新陈展方式让陪孩子研学的李女士赞不绝口,“这种数字化的展示方式不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也让孩子能够更主动地参与到展览中来,大大增强了观展的沉浸感和参与感,这次研学真的不虚此行。”
运用数字技术等多种手段的多元化陈列,让展览变得更新奇、更有趣,体验感也愈加丰富。省博物院公众服务部副主任刘梦娇告诉记者:“为迎合暑期少年儿童的观展需要,省博物院借助VR、3D等数字技术手段展示文物内涵,以更生动鲜活、更易接近的方式呈现文物背后的故事。‘数字+’时代的博物馆不再仅是一座文物的殿堂,更是一个知识的宝库、一个丰富的历史文化现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其中,与历史对话,与文明交流。”
在省科技馆,众多利用体感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增强观众与虚拟环境的沉浸感、交互感和体验感的展项,同样吸引了众多小游客。在数字体验区互动拍照,畅游全息投影森林,手绘数字动物……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展览信息的多样化传达,更为孩子们打造了沉浸式的观展、学习空间。“考虑到暑期迎来学生参观、研学高潮,我们专门策划了‘科学启智行,科技魅力游——暑期科普探索嘉年华’活动。活动中,我们特别考虑到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加大了多媒体、数字化的呈现方式,加强科普的互动性、体验性,让科普展览更加易懂、好看、有趣。”省科技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沉浸式体验 身临其境的“超时空”之旅
绚丽的舞台设计、精彩的情节设置、可歌可泣的抗联精神……7月1日,大型文旅演艺《炫·墨》之“东北抗联篇”在伪满皇宫博物院首演。暑假期间,该演出共上演160多场,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共享这场文化“大餐”。
“全新升级的《炫·墨》之‘东北抗联篇’整场演出58分钟,从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中,创造性编排了五组代表人物(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八女投江),通过创新性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立体化的舞台展示。通过声乐情景表演《松花江上》、情景表演《露营之歌》等,让现场观众在短时间内沉浸式了解东北抗联历史,全面感受并学习东北抗联保家卫国、奋勇抗战的民族气节。”伪满皇宫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丰富游客的暑假生活,我们安排每天演出3场,让每一位走进伪满皇宫的游客都不会错过精彩的演出。”
在长影旧址博物馆,“长影NPC”沉浸式演出在暑期也推出全新剧目。该剧目片段根据长影经典影片《白毛女》改编而成。首演以来,游客观众观赏热情高涨,反响热烈。
舞台上,灯光与音效的交织下,演绎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观众带入那个充满苦难与抗争的年代……在“长影NPC”的精心编排下,《白毛女》这部历久弥新的经典之作焕发出新的魅力。观众不再是简单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了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喜儿等角色同悲共喜,共同经历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喜儿的遭遇令人扼腕叹息,她的反抗则让人热血沸腾。每一次转折,每一个细节,都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心弦,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演出结束后,来自武汉的观众王先生由衷献上掌声,“这样的沉浸式演出让我们对《白毛女》这部经典作品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悟。”
游客观众们的热情反馈让长影旧址博物馆不断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径,计划把更多长影经典影片以沉浸式演出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下一步,游客们不仅可以在博物馆内了解电影故事和观赏珍贵的道具,还能通过演出沉浸式体验历史事件的波澜壮阔,感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变迁的沧桑巨变。
情景式氛围 文化场馆“新玩法”受追捧
黑色的猴头、橘色的虎皮裙、两端金色中间红色的金箍棒以及红白相间的雉翎,在将它们拼接在一起后,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美猴王面塑出现在了小朋友的手中……在长春博物馆内,数十位小朋友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面塑技艺。动手体验中,孩子们与传统文化“零距离”接触,品味传统非遗技艺的匠心与魅力。
“针对暑期‘研学游’需求的显著攀升,我们推出了‘多彩非遗荟长博’‘我在长博讲历史’2024年暑期小小讲解员培训、长春博物馆暑期研学营、‘同心筑梦·献礼八一’等主题互动活动,以‘特展+活动+研学+生活’打造不同的情景体验,让博物馆成为孩子们学习历史文化、提升精神素养的‘大课堂’。”长春博物馆社会宣教部主任吴冬茁表示。
在长春市图书馆,暑期“义务小馆员”社会实践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年。今年暑假,64名“义务小馆员”正式上岗。7天的工作时间,小馆员们按时上岗,认真工作,熟练完成一名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长春市图书馆青少部主任孟婧说:“上岗之前,我们会对小馆员进行培训,学习掌握图书馆图书、期刊分类基本排架规则,全面了解图书馆自助借还系统的操作方法等。实践结束后,我们为结业的小馆员颁发证书和奖品。这项活动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充实、快乐的暑假生活。通过这种情景化文化现场的打造,孩子们不仅学习到历史文化知识,更在亲身体验中认识自我、了解世界。”
从可观到可感,好看到好玩。这个夏天,文化场馆以更丰富的打开方式、更贴心的服务举措,回应着暑期人们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持续提升文化体验“精细度”,不断扩大文化服务“覆盖面”,文化场馆与受众的“双向奔赴”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