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它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据媒体报道,从推进科技创新央地协同,到探索建立企业项目上升为国家项目的新机制,科技部明确下一步改革重点举措,不断强化战略规划、政策措施、科研力量、重大任务、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多方面统筹,近日印发的《“创新积分制”工作指引(全国试行版)》就旨在持续发挥政策效能,进一步为科技型企业赋能。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体。面向未来,必须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动摇,谋新策、出实招,激励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中锐意前行,以高水平科技供给为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推动力、支撑力。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发展新质生产力热潮涌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0.1%和11.7%,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2和7.8个百分点。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约13%,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一组组数据展现着由数字化、智能化驱动产业升级的巨大活力与无限潜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尤其要发展“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的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加速演进的技术革命、产业变革,布局新赛道、挖掘新潜能,必须用创新增强经济韧性,牢牢掌握战略主动,紧紧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激励引导企业把功夫下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在以“质”求变中拓展产业发展潜力,更好地升级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助力企业研发生产更多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向“新”而行,聚“链”成势,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就要下气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加蹄疾步稳。要延伸产业链条,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强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先立后破、稳扎稳打,使动能转换、结构升级更加有力有序。不断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拓展发展空间,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合作,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和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持续为企业创新发展赋能。激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攻关,让科技创新领域和中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得到更大支持。近年来,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建立的“创新积分制”发挥了新型科技金融政策工具作用,推出了为科技型企业设立的“创新积分贷”专项金融产品。应进一步用好相关政策,更加有效地汇聚创新要素,推进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等建设,助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硬科技”“好苗子”企业脱颖而出。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鼓励创新的优良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