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评论

以科技创新引领种业振兴

李玉鑫

第二十三届长春农博会上,3000平方米的吉林省农科院高新技术成果展示区内集中展示了40多个品种,其中“吉杂谷5号”是吉林省农科院选育的杂交谷子品种,具有单产高、稳定性好等特点,两年在10个试点试种全部增产,成功填补了吉林省杂交谷子的空白……这是今年该展示区最大的亮点,也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种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粮安天下,种为粮先。种子在农业产业中的地位相当于芯片在科技行业中的地位,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关键,不仅关乎粮食安全,也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擦亮种子“芯片”,必须向科技要动能,在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等方面下功夫,强优势、补短板,培育更多高产优质良种,切实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保护并利用好种质资源,是振兴种业的基础。种质资源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是农业科技创新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通过对种质资源的系统收集、妥善保存、深入研究,能够极大提高良种选育效率。要坚持全面保护、多元化利用的原则,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特别是对濒临灭绝和地域特色种质资源的抢救性收集,利用新技术强化种质资源的保存效果,防止其流失和退化。要加大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保护区和保护地建设力度,建立统一的管理与共享平台,促进种质资源有序交流和高效利用。此外,还要深入推进种质资源精准鉴定,高效挖掘更多优异性状,促进资源优势不断向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

以科技创新引领种业振兴,要在种子繁育上下狠功夫。现代农业生产中,种子繁育技术的发展应用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国主粮种子基本实现自给,但在某些经济作物和高端蔬菜种子上仍存在依赖进口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面临“卡脖子”风险。因此,要加快完善育种实验室、试验基地、种子加工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种子繁育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支持。应紧盯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智能育种等前沿技术,立足提高作物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在主要农作物种子培育上重点培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突破性新品种。大力支持原创性育种技术研发,深耕数字化育种领域,着力提升育种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和利用效率,从而加速育种进程,实现精准育种。

以科技创新引领种业振兴,要扶优做强“领头羊”种业企业。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种企,不仅能够推动种业的科技进步和市场扩展,还能带动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扶优做强“领头羊”种企,关键要在政策层面发力。比如,吉林省出台的《关于扶优做强种业企业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支持政策举措,包括壮大种业企业发展规模、加快种业企业自主创新、强化财政金融支持等,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种企集聚,助力优势种企做大做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科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的联合育种机制,共同推动新技术、新品种研发和应用,切实解决种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支撑。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