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盖淳 记者张磊)今年以来,白城市成立工作专班,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提升安全综合治理效能。
针对充电桩端口缺口较大的问题,白城各县(市、区)采取政府投资、企业自筹、融资合作等方式,加快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设施建设。白城市计划在313个小区建设配套充电设施1200组,截至目前,已经建成505组,满足1.6万辆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缓解了部分居民充电难的问题。同时,全市各地积极推进街道、社区、物业对高层住宅安装“电动自行车进电梯检测系统”,现已安装检测系统500余套。专班对全市范围内电动自行车的充电电价进行了调研,在下调居民充电费用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充电价格已经由4小时1元,统一下调至5小时1元,个别地区下调至8小时1元。
全市各地将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与基层消防工作站、居民楼院长、物业管理人员以及社区民警、消防志愿者等日常工作相结合,排查清理“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组织消防、公安、城管、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集中组织开展7轮联合行动,检查住宅小区、小场所1365家次,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店铺138家次,清理违规电动车1022辆。
在提升市民群众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意识方面,全市各地组织104个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站,开展消防工作站业务培训,提升基层排查治理能力。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知识专题讲座和消防逃生演练62场次,提高群众消防安全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