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文化

吉林地域文化的守望者

——与文化学者曹保明一席谈

本报记者 张丹 郭悦

75岁的曹保明正在伏案工作。本报记者 郭悦 摄

曹保明在进行田野调查。 (资料图片)

“风华正茂已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是开拓者。”有人说他是黑土地上的“拓荒牛”;也有人说他是吉林地域文化的守望者;还有人说他把吉林变成了一座博大、恢弘的露天博物馆。他就是我省著名文化学者、民俗学专家曹保明。

轻轻推开曹保明办公室的门,仿佛踏入了一所小型民俗馆。根雕、剪纸、草编、木刻等民俗工艺品应有尽有,每一件都有一个难忘的故事,记录着他深入山区、田野、渔村的痕迹。屋内更多的是各种书籍,几乎占据了每一寸空间,诉说着他的忙碌与执着。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那略显陈旧的书桌上。曹保明伏在案头,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中,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他的头发有些许凌乱,笔在他手中如同神奇的魔法棒,记录下一个个珍贵的民俗故事。

“我75岁了,我要抢时间,把东北文化告诉世界。”刚刚过完生日的曹保明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守护者,常年坚守于东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保护、传承、研究工作,在他的世界里,没有退休、没有娱乐、没有享受,甚至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被挤占了,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无数次走进土房、窝棚,他说那就是他的“家”,他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对民俗文化的深情厚谊,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富矿。

田野与人文 梦开始的地方

上世纪70年代末,在吉林大学任教的曹保明带学生去采风。在当时的九台县档案馆,他发现一张发黄的纸片提及“三江好罗明星……推翻日本火车,在尚家车站。土改工作队特此证明”。可当地都认为“三江好”是作恶的胡子头儿,曹保明疑惑,怎么会打日本火车呢?

于是,曹保明带着学生走屯串户,炕头上,油灯下,地垅旁……做了广泛的田野调查,查阅了大量日伪档案。一个血性汉子,一个蒙垢数十年的抗日英雄呼啸而出。接下来,曹保明便奋笔疾书,写成4万字的《三江好传奇》并连载于报刊,轰动一时。

后来的一天晚上,一位老军人敲开曹保明的门,进门就含泪行军礼:“我是罗明星之子罗美庭。卢沟桥事变后父亲去东北没了消息,‘文革’时很多人说他是土匪,这是母亲生前最大的伤心事。多亏您为他正名,我把您的文章和材料上报民政部,父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曹老师,谢谢您啦!”

此事对曹保明触动极大,他心想:“东北这么大,肯定还有类似被遗忘的人和事。”从此,曹保明把发掘历史遗存、抢救民间文化当作终身职业,他说:“我要让这些被遗忘的英雄故事重现于世。”

有一年马上过春节了,火车站里曹保明背着行李卷、挎着黄书包排队买车票。别人都回家过年,他却进山,因为又发现了更多像土匪“三江好”一样的线索,他兴奋得如同淘金者发现金矿,要去老乡家过年,用笔记录下一个个鲜活而感人的故事,寻找那些被遗忘的文化宝藏。

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冯骥才说:“每逢年节,阖家团聚,我知道有一个人却在路上,他就是曹保明,东北的许多文化是被他抢救、保护下来的。如果中国多几个曹保明,我们的文化将会保护得多好啊。”

那时,曹保明并不完全理解所探寻文化的价值与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只是单纯地被田野人文吸引,当时社会也少有人理解他,现在看是时代选择成就了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记录历史文化的良性道路。

抢救与挖掘 探寻吉林文化富矿

起初,曹保明只是打算到生活里寻找一个个“三江好”,可是万万没想到,东北的文化原来这么丰富,他发现了一个琳琅满目的文化富矿,无数文化珍宝在那里闪烁着光芒。《郑发菜刀》《孟氏接骨》《董氏药膏》《赵小孩》《李连贵大饼》《老韩头豆腐串》……这些极具可读性的地域文本,是鲜活的、直接来自于生活的故事。

随着著作一部接一部地问世,曹保明越来越坚信东北文化是一笔无法估量的宝贵财富。他深知,这些文化如果不加以保护和传承,就会像流水般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曹保明见证了许多非遗传承人的苍老与离去,深感重任在肩。“延边朝鲜族故事家黄龟渊在病床上对我说,曹老师,你快点来,我还有故事!二人转老艺人也对我说,曹老师你咋还不来,我心里还有金疙瘩啊!”有的时候,曹保明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传承人时,传承人已经过世了,这让他悲痛万分,并把悲痛化为强大的动力。他常常对自己说:“曹保明,你要把自己变成一个轮子,日夜旋转,你太慢了,你再快点吧,你快点走到传承人的跟前,去抢救挖掘他们的文化吧!”

他集中抢救、挖掘、梳理和表述了森林文化、渔猎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让长白山地域文化和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流域文化有了坚实的依托和传承的载体。他记录下了长白山森林采伐、拖木、放排、森林号子、渔猎、农耕等大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吉林西部,以查干淖尔冬捕渔猎文化为代表的民族地域文化,更是曹保明献给人文中国的代表作。

上世纪90年代,曹保明发现一个独特村落,冬季村民纷纷到冰面凿冰捕鱼。“那场景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曹保明回忆说。此后连续3个冬季,他都与渔夫们同住在渔窝棚、网房子里。“当时渔村不通车,我就在塔虎城雇了一辆驴车,哪怕雪野冰原寒风呼啸,也要一次次去采访。”终于,《最后的渔猎部落》问世,1999年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且多次再版。2005年,该书在首届“徐霞客杯”全国散文评选中获奖,曹保明与张贤亮、席慕蓉、王充闾等人一同站在领奖台上,他说:“东北是一方时时在感动着人,人一旦被它感动,又忍不住去感动别人的土地。”

梳理与传承 守望吉林地域文化

“我走到今天,主体的方向一直没有变,那就是田野。”如今曹保明已古稀之年,但他仍旧坚持深入基层开展田野调查,他的身影依然活跃在吉林大地上。他常说:“我对吉林的白山松水充满深情,我要不懈地讲好长白山故事、吉林故事、中国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文化、热爱我们的家乡。”

“我自己都感到惊讶、振奋和鼓舞,近五年我竟然出版了33本著作。”曹保明感慨地说。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个数字,可这就是他辛勤耕耘的成果。

多年来,曹保明笔耕不辍,累计出版160多部著作,字数达2000多万字。近几年出版的《长白山故事档案》《寻匠吉林》《冰雪丝路》《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吉林农耕文化》等著作,在全国民间文化界引起广泛关注,被译成英、日、韩、俄等多种外文出版,为我省地域非遗保护奠定了理论基础。

“回忆自己的时候,我发现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就是一个字‘干’,不停下来。”曹保明说,他把别人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用上了,每天凌晨三点多就起来写作,写到天亮能写将近两万字,周而复始。曹保明利用一切时间在写作上,只为把东北文化、吉林文化变成读本,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上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一个人,即使再有力量,浑身是铁能打几个钉?”曹保明深知,文化发展需要方向,人才培养更是关键。近年来,他每年坚持50场公益报告,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吉林省图书馆、长春市图书馆等都有他的身影。在今年8月举办的吉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卫国戍边”项目培训中,曹保明为数千名大学生作了《鲜明的吉林地域文化特色》专题讲座,让很多大学生惊叹吉林丰富的文化。“我的公益讲座特别多,是为了延续我的感悟,让大家走我的路,和我一起去保护、传承。”曹保明以自己的方式引领更多年轻人走进东北民间文化的世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他们承担起传承的责任。

如今,我省人参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曹保明又一头扎到了人参文化的研究中。他遍寻吉林多地,找到了100件珍贵的人参兆头,这些兆头不仅是他研究的宝贵资料,更是他心中对人参文化的敬畏和尊重。

“人参是东北的瑰宝,也是中国的骄傲。”曹保明深情地说,他计划在长春市建立长白山人参文化博物馆,推广人参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它的神奇和魅力。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人参文化成为东北文化的一张名片,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人参文化一定会走向世界,成为连接东北与世界的一座桥梁。”

在曹保明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吉林人的坚守与执着。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文化的满腔热爱和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他的故事将激励更多的人去关注、保护、传承我省的民俗文化,让吉林地域文化花开不断、惊艳世界。

记者手记

巍巍长白山和滔滔松花水孕育了灿烂的地域文化,如今的曹保明,已成为吉林地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他就像一本历经岁月流转、风尘仆仆的厚重书籍,每一页,都镌刻着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字里行间跃动着对生命的求索。

他永远追寻、不断思索、执着向前的精神,他的丰富与广阔,超出了言语所能触及的范畴。当记者尝试用有限的文字去捕捉这份深邃,去描绘他精神家园的累累硕果,无异于用细笔勾勒山川之壮丽,总觉得力不从心,难以企及,唯以此文飨读者,共情,共勉!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